年3月24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特色小镇合作开放大会,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务院参事、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南京大学教授张鸿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以及政府、学术、地产、媒体等各界精英,汇聚一堂,探讨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保利地产集团副总经理余英在会议中作题为《重塑中国新理想城镇》的主题发言。
重塑中国新理想城镇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相对于其他开发商,保利并不算走的很快,但我们认为特色小镇这个事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国家规划年建设个特色小镇,不代表建完就结束了,我们希望特色小镇可以健康、永续的发展。相信今天在座的政府、专家、开发商、媒体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聚集在这里。
特色小镇时代,开发商的角色转换
特色小镇事业是一项政府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事业。政企合作做项目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像保利之前做过很多跟政府代建运营的公共服务项目。我们为政府代建了江门体育中心,江门展览馆等一些大型公建。在产业导入和运营方面我们为江门体育中心引入中国华体,为佛山引入全市第一家国际五星酒店洲际酒店,为举办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大连国际会议进行代管工作。
后来我们又与政府一起做旧改项目,广州的琶洲村、冼村、小新塘都是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旧城改造项目,达到了政府、村、企业三赢的局面。因此,伴随着城镇化,开发商,从原来的单纯开发建设的角色,逐渐转变这参与城市建设的方式。
正是因为这种角色的巨大转变,需要我们在理念与行动上有更多的变化和拓展。可以说,我们正在做一些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事情,我们称自己为“城市运营者,又或者小镇复兴者”。
小镇在过去兴盛过,现在在西方的文化和市场的车轮下有些落后了,但未来会继续兴盛。因为我们不再是那个只顾在自己的地上盖房子的人了,我们需要从政府和经济以及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如何策划小镇的特色产业,包括保留和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如何吸引人口流入;如何重塑小镇空间,我们中国特有的宜人的尺度;如何回归人文情怀,达到一种传承;最终建设一个满足理想居业的美好家园。这是对开发商,在特色小镇上转型为城镇运营者的要求。
特色小镇重在产业资源的落实
产业与资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为小镇进行特色产业体系策划,在产业策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精准的特色产业定位,引入特色产业引擎,吸引特色产业人口,以带动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这不仅决定这小镇未来的自身发展模式和路径,与周边城市合作关系,同时也关系到未来小镇的产业体系建立的方向。过去我强调提升房地产价值的微笑曲线,一端是产品的设计研发,一端是营销和服务。在特色小镇时代,我觉得这一法则依然有用。我们不是在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思考如何增值,而是在思考在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如何增加小镇的自身价值。其中的重点变在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小镇的产业策划和小镇的运营和服务。
特色小镇的“特”字,首要是特色产业,策划先行而非规划先行。
说到产业,大家都会有一个误区,人们都会想到现代的产业,而中国有很多的艺人、匠人、文化人,他们传承着很多中国独有的匠人精神的东西。一说到建设小镇,很多人就以为就是在城镇里开点店,建个工厂,而中国的传统产业,那些匠人作坊如何在小镇中复兴,也是体现特色产业提升的关键。我们不能将传统产业和新产业对立起来,不能因为机械化的工业将我们传统的手工业给废除了。如果没有对手工业发扬光大,哪里会有爱马仕、LV、百达翡丽,哪会有中国的景德镇手工制陶,这些手工业是我们文明的魅力。对其进行升级和传承的小镇才会有生气。在这一方面,日本和台湾在小镇中培育的工坊制是一种特别好的形式。这一部分在我们做小镇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在产业策划上,我们不仅要引进互联网、高科技这种新兴产业,更需要使中国传统产业再生复合。小镇里有全新的智能机器人,也有很传统的作坊工坊,这些是中国向世界输出的东西。
如何对产业进行定位?应该从小镇所在的区域乃至更大的范围进行产业的分析和定位,找准自身的产业优势,到底是农业、工业、还是旅游业。然后,我们还要对其进行未来产业发展的规划。产业发展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远的事情,是一个小镇未来发展立足之本。每个一个小镇的自身资源和未来可能都是独特的,没有所谓完全“复制”。我们一方面要深度挖掘并对自身优势产业进行升级,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引进外来的产业和资源。我们称之为“引擎式产业”,和本地产业资源进行结合,产生1+1>2的效果。只有小镇的价值提升了,产业能被培育起来,健康地运营,人们可以在小镇安居乐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健康的,永续的发展才能算是成功。
保利针对宏观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依托保利文化、中航科技、保利安平,这三个在相关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作基础,确立了三大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分别是文创、主题乐园以及银色产业。
我们的保利文化已经形成了演出与剧院管理、艺术品经营与拍卖、影院投资管理、音乐艺术教育的文化产业格局。现在我们也运营着52家保利剧院,进行着各类艺术品的拍卖,开办着Wedo音乐学校。为文创类小镇输入不同的文化产业及资源。
去年,保利并购了中航地产旗下的航逸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即将在成都和珠海落成的航空大世界,是国内首个以航空科普娱乐、休闲度假、文化博览和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大型航空主题乐园。我们将继续加入国防元素,打造主题乐园特色小镇。养老是保利地产的重要战略。
我们依托现有保利安平、和熹会等多项合作资源,重新梳理产业链,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色产业特色小镇。我们认为60岁以上不叫老人,60岁至75岁的人,生活应当是最丰富多彩的,不应该把他们看作是老人,关在老人院里。除了保利现有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之外,还需要创造一种模式来激发出健康活跃老年人的再就业。这些银发长者有经验,有学识,有能力,更有发挥余热的欲望。讲到养老,不要单纯觉得老人是负担,需要年轻人照顾。实际上那些人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且能够创造很多东西。退休之后的人们,人生并没有走向低谷,反而可以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我们看到了很多老艺术家,老专家,都是到了一定年龄才更有影响力。而我们完善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三大养老保障了老人60岁至更高龄的阶段,有专业的健康生活看护。这就是我们银色产业小镇模式。
同时,除了三大主题资源,保利也积极与多个产业龙头企业结成联盟,实行强强联合。比如,和第四方物流领先者林安物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拓展物联网生态小镇。我们利用第四方物流体系,创造小镇中人与人,人与产业,人与物品的高效交互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商家可以从生产阶段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例如一个生产手工陶罐的工坊,可以从我们的物流网络中寻找到生产木盒包装的厂家,两者结合,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是小镇人与人之间,小镇与世界之间交往的平台。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未来我们将利用互联网第四方物流,盘活小镇的产业,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全世界。
另外,会展也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业务。未来每一个小镇,将会有各种会展空间,如同古代的市集、墟。这是小镇商业和文化的核心,线上线下的交流展示平台。小镇商品的展销、推广,人们沟通交流,都在这个会展空间充分展开。
综合这些,我们已经接近有多个合作方和企业资源,与我们共同开展特色小镇的事业。这些合作方为特色小镇提供产业导入,成为小镇的龙头产业。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产业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完善的产业孵化培育机制。现在,产业孵化已经是一个特色小镇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也着重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白癫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