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观点
滇池图腾
印鉴
高原情怀
●●●
中国人和湖泊的关系,是颇值得一书的。散落山川间的大小湖泊,滋养了千百年的鸡犬相闻,阡陌交通。诸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湖,有湖在城中的,如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有湖在城边的,如无锡太湖、岳阳洞庭湖、南昌鄱阳湖……
湖泊,是很多人心中故乡的重要图腾,有这一汪柔情的水,才能有水色潋滟,有千帆通,有清流浣衣煮米。研究者们则说,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储存库,不但能调节河川径流、防洪减灾,还有拦截陆源污染、净化水质的巨大功能。
如果说,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与象征,那么滇池就是云南的图腾与象征。
滇池是一座孕育生命的慈爱湖泊,它曾是昆明人夏天最大的快乐,蓝色的臂弯将孩子拢在怀中。对于在这个湖边上生活的人们来说,她就像是温柔清丽的母亲。无论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还是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在上了年纪的老昆明人心中,她曾是最美的故乡。
滇池,
见证昆明千年发展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四种说法。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甸”,即大坝子之意。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将庄蹻入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第四种说法认为:“滇”是壮语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滇池属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大约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距今约万年),古盘龙江已发育,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昆明附近成为宽浅的谷地。到新生代中新世晚期(约在万年前),云南大地发生多次间歇性的不等量上升,后又出现南北向的大断裂。断层线以西,地壳受到抬升,形成山体陡峻的西山,似从湖畔拔地而起;断层线以东相对下沉,加之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山地的抬升,导致古盘龙江南流通路被阻,积水而成为古滇池。
图片来自网络
据相关史料记载,滇池周边是地球生物的起源地之一。离滇池不远的海口镇发现的“海口华夏鱼”和“中新鱼”隐藏着人类生命起源的奥秘。
多万年前的滇池周边,山上森林葱郁,山下草肥水美,亚洲象、犀牛、大熊猫等在此繁衍生息。30万年前,滇池周边开始有了早期智人生存的痕迹,再往后,“现代人”的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当时,这些“昆明人”住在溶洞中,使用简单粗糙的石制、骨制、蚌制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群不断增加,“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14世纪,元代,政府把行省治所设在中庆城(今昆明),并修建了至今仍是昆明市民活命水的松花坝水库,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滇池水患。
18世纪,清代,诗人孙髯于大观楼上题的字的长联,将滇池的魅力,云南的文化历史书写得淋漓尽致。
19世纪,海埂公园,建于六十年代初期,坐落在“高原明珠”滇池湖畔,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新型公园。数十年来,作为滇池名片,遍迎四方来客。
图片来自网络
年,滇池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国唯一内陆国家级度假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现代游乐园、大型淡水沙滩浴场、民族文化风情园、垂钓基地、水上娱乐中心、珍稀动物观赏区九大功能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
年,云南昆明滇池湖畔高尔夫球会球场开始对外营业,吸引八方来客。占地亩,标准杆72杆,从试营业至今,十几年来,滇高的活力和竞争力,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减弱,精致的球场、好味的餐厅、舒适的湖景酒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球候鸟。
年,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建成,成就滇池区域优教版图。学校地处享誉全国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滨临高原明珠滇池,环境优美,交通畅达。
年,五甲塘湿地公园建成,承担滇池区域截污功能。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同时也是承担着滇池流域片区截污功能的生态景点。
年,依托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滇池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大好。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年开工奠基,成为滇池圈集国际会展、国际会议、旅游服务、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公共建设项目,自此,滇池区域经济依托会展中心,乘势腾飞。
年,云南民族村改造升级,推动文化发展变革。云南民族村,二十六个民族风情展示的窗口,改造提升后,重点倾向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滇池治理成效渐显,
记忆中的滇池正在回来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昆明人来说,这个曾有着金色涟漪的故乡却已远走。
在云南诗人于坚的笔下,早年的滇池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月色下游泳,“像是在鱼国的闹市区行走”。在前些年滇池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在他的心中,滇池已经“去世”了,而在游泳池里游泳,“没有水草,只有瓷砖的岸,我感觉自己就像金鱼。”他伤感地写道:“我少年时代从未想过滇池会先我而死,因为她就像大地,而大地总是代表着永恒不朽。”
觉得故乡远走的还有滇池边上的乡民,在他们的记忆里,3月间野生梨蒿甜脆可口,春天水退到柳林边的时候嫩芽刚刚发出来,人们在湖边摘梨蒿、捉螃蟹、摸鱼,准备着栽种湖滨地带的水涨谷——春天种下去,湖水长一截秧苗长一截,湖水追着稻谷涨水,直到谷子灌浆成熟。而前些年,只有年纪很大的人才记得这种水涨谷了,因为环境污染,早已无法种植。而腥臭的脏水不仅夺去了鱼儿产卵的故乡,也早已改变了沿湖渔民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更多的昆明市民而言,滇池污染已在长年累月的媒体报道中成为常态,上了年纪的人仍会怀恋滇池水的清澈和清香,但年轻人对这个湖泊的记忆则是干燥的,因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滇池就已被严重污染。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昆明人想要游山玩水,去的是更远的抚仙湖或者阳宗海。对于这个湖泊,他们已无奈地背过脸去。
图片来自网络
现如今,随着滇池治理不断投入,去年年,必将成为滇池治理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全年由劣V类提升为V类,成为年以来水质最好的一年;在国家年度考核中,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取得了72.7分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中央电视台开展的“中国最美湿地”评选中,昆明滇池湿地在众多湿地中脱颖而出,成为网友心中的“中国最美湿地”;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在滇池边出现,受到中央及省市媒体高度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倍他米松磷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