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蒸汽机的面世,引发了“机械化时代”;
电力的广泛运用,开启了“电气化时代”;
计算机UNIVAC-I的投产,创造了“计算机时代”;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
而在更加追求健康的今天,时代第五波—“健康保健时代”已然来临。
从时代前沿和长远发展出发,中国已正式将“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
在国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绿地集团积极顺应趋势,成立绿地康养产业集团,参与大健康领域的“医康养”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绿地西南紧跟集团康养产业发展战略,以资源聚合为核心发展思路,在大健康产业领域多元化布局,紧扣新时代脉搏。
时代向前大健康既是产业机遇也是城市未来仅仅20年前,世界上还没有健康这个产业。但如今,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不缩水”的行业,早就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指出,到年,中国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年,“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更为具体的数据则是:“到年,中国的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8万亿,到年可达16万亿。”
显然,在巨大的政策红利下,大健康产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和产业链持续延伸拓展,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加快抢占健康产业分工新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未来,大健康产业伴随着新经济形态的涌现,还会肩负起推动城市建设朝着更广阔、更多元化之路前进的责任。
对此,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郭凡礼就认为,“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助于打造健康城市”。聚焦于大健康产业,需要城市站位高、视野阔,充分利用和挖掘城市生态、资源、环境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大胆谋划、科学论证、稳步实施,通过大健康产业打造健康之城,实现经济多元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二三线城市向国内一流城市迈进。
优势凸显四川以“医康养”多元化产业布局兴城思想指引前进方向,新时代筑就伟大梦想。全国健康产业布局已经逐步展开,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下,西南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
康养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服务大健康需求,创新确立新兴战略产业,四川率先发展森林康养,整体布局,规划建设全面铺开。充分发挥四川盆中、盆周山地、川西高原夏谷等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积极构建类型丰富的森林康养基地体系。
同样,大健康产业中的医疗产业也具有强大发展潜力,为区域、城市经济增速提供新兴路径和持续动力。
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充分利用成都、广元、绵阳、德阳、达州、南充等地区的优势资源,鼓励发挥区域优势。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一区两片三带”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格局,全面增强健康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作为四川奋进跨越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绿地西南始终“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在机遇无限、前景广阔的西南热土,携手并进拥抱新时代,共享发展红利,共赢区域发展美好未来。
布局康养绿地正为西南倾情打造健康美好生活在西南,绿地正以绿地?德仁堂康养中心为切入口,破题大健康产业。进而在绿地峨眉小镇项目的建设运营中,导入健康、养老、医疗等多元体系,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健康度假项目。
绿地西南正在构建集“医、康、养、娱、游、学”于一体的“全托型”一站式旅居养老服务平台,积极为成都乃至西南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达州绿地城
绿地携手有着“川东明珠”之美誉的达州,在马踏洞新区打造达州绿地城。作为达州“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扩展战略中西扩的中心,马踏洞新区定位于“川东北森林城市”、“川东北金融中心”和“川东北第一新区”,而绿地城也积极响应并践行“园中有山水,山水在园中”的理念,打造康养酒店、熙街商业、邻里中心、教育产业和理想居住,助力达州构建生态之城、健康之城、品质之城,形成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的五位一体产城融合区。
泸州绿地城
作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泸州,正在实现“湿地公园”向“湿地新城”的转型。泸州绿地城地处两江新城片区,两江新城由沱江新城和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组成,是泸州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的重要战场。
泸州绿地城将形成健康管理服务集群、健康科创办公集群、商业新城和生态健康新城,重点打造健康产业聚集区、区域商业购物中心、生态智慧社区三大版块,打造区域标杆。为泸州加快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在构建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积极力量。
今天的绿地,正在向有体量、有质量、有广度、有温度的“四有”企业而大步迈进,优质康养产业项目的持续开发与运营,成为绿地助力西南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重要力量。
绿地在西南,绿地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