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国家纺大会在桐乡启幕。远道而来的嘉宾、客商集聚一堂,为家纺产业把脉问诊,共同助推产业蓬勃向上。
这样的大会,将对“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大麻带来何种机遇?有人说,这是大麻家纺布艺产业的一次重磅亮相。以中国家纺大会为契机,大麻将深化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小镇对外形象,站在新的高度,谋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
从杭州余杭一路向东,行驶10多分钟,便是大麻镇。
阳光下,曾经机杼声声的家庭作坊早已“人去楼空”,但在运河北岸的亿元工业园区内,则是一派勃勃生机。“园区的发展形势非常好,目前,已处于满员状态。”大麻镇党委书记张浩锋,见证了大麻家纺布艺产业变革背后的力量与砥砺前行的决心。在他看来,正是这一方“布”,撑起了大麻经济的转型升级。
站在亿元工业园区的入口处,张浩锋眼中有隐隐的兴奋,他似乎看到了家纺布艺行业的再一次腾飞,在沉浮中重新编织“锦绣梦”。
盛衰之间,家纺业在沉浮中延续
大麻因“布”而名,因“布”而兴,大麻人从未离开过“家纺”这个致富点。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年6月,大麻镇辖区内从事沙发布产品生产、批零贸易等各类企业(含个体户)总数达到家,规上企业70家。其中沙发布行业规上企业63家,占比达到90%。今年上半年,实现家纺工业产值58.9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4%,规模以上家纺企业产值为14.19亿元,占全镇规模企业产值的92.32%。
寻着历史的足迹回眸,上世纪70年代末,大麻镇出现了第一批织机加工户。从那时起,“家家可闻机杼声”,成了对大麻家纺产业最形象的描述。
显然,这种遍地开花的家庭作坊太过羸弱,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如何把倾斜的产业结构天平拨正,使之合理化、平衡化,是大麻镇谋求突破、实现价值的关键点。
对于从小在织机边长大的桐乡市大麻丰达丝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羿礼锋来说,唯有品牌,方可一锤定音。他说,在大麻,大大小小的家纺企业不计其数,可是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更不要说与国际大牌一较高下了。“帮别人做‘嫁衣’,迟迟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就是软肋之处。”
长久对产业痛点的深思熟虑,“丰达丝织”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创品牌。年9月,“繭乡”品牌全面打响,“丰达丝织”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两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为数千嘉宾提供精美的丝巾。随着嘉宾的返程将独具中国特色与桐乡印记的丝巾带回去,也把“丰达丝织”的“繭乡”品牌带到世界各地。
如今,曾经的代工小厂“丰达丝织”华丽转身,丝巾卖到了元一条。羿礼锋说,未来,“丰达丝织”将顺应丝绸产业个性化、时尚化消费趋势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强化“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打造“中国版爱马仕”。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关键看的还是产品的工艺与特色。”说这番话的是,是桐乡市雅雅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海杰。他说,“雅雅”始终坚持在绒布上做文章,不断开发创新,打造“会呼吸的面料”。
何为“会呼吸的面料”?据徐海杰介绍,这种面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观和质感非常像真皮,具有真皮的纹理和色泽,又有着布艺般的透气性。这类面料投入市场后,就受到了环保主义者和动物保护者的喜爱。“由于它不是真皮,所以价位相对于真皮而言,要实惠很多。”
数据是发展最真实的佐证。今年1至9月,大麻镇上报机器换人项目26个,机器设备投资累计3.37亿元,同比增长%。
从“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到“中国沙发布生产基地”,荣誉纷至沓来的背后,一条关于大麻特色家纺产业发展的脉络正在愈加清晰。“对于大麻来说,‘布’是发展的据点,之前的30年,大麻用‘布’做大,之后的年,我们将用‘布’做强,不断向产业纵深延伸,让大麻镇的布,‘布’满全球。”张浩锋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产业集聚,借力园区重塑辉煌
家纺产业“块状经济”如何提档升级?大麻镇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园区开道:建设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亿元工业园区,用平台项目集聚“块状经济”的力量。
有人认为,家纺并非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堪忧。然而,如今各园区内却传递出另一种坚定的声音:“大麻镇的传统产业不能丢,已经形成的‘块状经济’要充分发挥集聚优势。”“大麻老板若能‘二次创业’,变千家万户为千厂万厂,前景喜人……”
在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内的桐乡市阿虎家纺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车间内十几台高速织布机在飞速地运转,20多名工人在织布机前忙碌着。“以前,听到客户要来验货,总要找各种借口,因为都是在家里加工。现在好了,我主动邀请客户来厂里谈。”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里的标准厂房和统一的基础设施配套,给了企业发展的底气与生命力。
过去,大麻镇“家家户户机杼声声”,在带动产业繁荣的同时却造成了全镇环境的“脏乱差”,为此大麻镇率先实施“退散进集”,一方面通过股权众筹的模式合资共建家纺科技创业园,鼓励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在水陆交通便利的运河北岸高标准规划建设亿元工业区,打造家纺企业做大做强的示范区。“一退一进”之间,有效推动大麻家纺布艺产业从传统作坊式向新型工业化方向转变。
完成“低小散”整治企业数家,完成目标任务%;中小微入园企业29家,完成年度任务的%……这是大麻镇今年1至9月在“退散进集”工作上的成绩单。透过这些数字,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小老板”走出家庭作坊,在园区寻求一方产业集聚的发展机遇。
目前,大麻镇已建成科技创业园与亿元工业园区,为“低小散”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促进家纺产业转型升级。以运河北家纺产业园和杭州湾轻纺城综合体为依托,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家纺产业集聚区”,完成家纺产业集群的全面升级。
近年来,大麻镇的产业链正在逐渐完善,拥有织造、印染、半成品、成品等横向产业链和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纵向产业链,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和市场实现的成本,形成区域特色块状经济。
当前,桐乡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红利释放的窗口期、转型发展的加速期,桐乡正围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以乌镇为核心的“一业一网”,紧紧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G60沪杭科创大走廊和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三大战略机遇。
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对于未来,张浩锋勾勒了这样一幅蓝图:打造大麻家纺布艺产业“一园三区”的格局。“一园”是家纺时尚产业园,“三区”即原有工业园区的转型提升区块、以依托家纺科创园研发设计为主的科技创新区块、以展示展销为主的市场商业配套区块,用“一园统领,三区联动”来实现大麻沙发布“布”满全球的宏伟目标。
在“筑梦”路上,桐乡正依靠区位条件、交通便利、产业雄厚等优势,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现代物流等新经济“东风”、优化产业结构。大麻的家纺产业集群正乘势而上,力求在新常态经济的转型之路上策马扬鞭,跨越传统与创新间的一“布”之遥。
以商引商,有凤来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家家机杼声的大麻产生了无数的小作坊主,在30多年的经济大潮涌动中,部分小作坊如今一跃成为资产上千万、上亿元的企业。
良好的经营氛围、创业环境、平台建设、发展后劲,让大麻人热衷在这块土地上发挥他们的创业热忱,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客商投资兴业,甚至将家搬到这里。
桐乡市欧亚布艺有限公司正是从无数个小作坊中脱颖而出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企业已跃升为规上,并于年迁入大麻工业园区,在沙发布行业闯出一片天地,产品远销国内外。
“欧亚布艺”的企业负责人是土生土长的大麻人,家纺布艺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负责人看在心里,平常与客户交流时,总是把政府“招商引资”的信息传递给客户,吸引客户来大麻投资。
今年7月24日,大麻家纺协会与上海东华大学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以商招商”便从这里开始。年,在“欧亚布艺”的牵线搭桥下,“Uhome”企业在与大麻镇党委书记张浩锋接触中感受到了大麻政府的热忱和真诚,决定投资上亿元在大麻创建新的基地。如今,“Uhome”企业在大麻的项目已开工建设。
其实这样的“以商引商”不是个例,大麻镇正借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后劲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客商前来考察、落户。
数据显示,截至1~6月,大麻实到市外内资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6.19%,注册资金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2.67%。
以点带面,“布”满全球
在大麻,“大招商”的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里。
据不完全统计,大麻镇有上千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家纺布艺生意,他们将大麻镇生产的沙发布销往全国,潜移默化中打响大麻家纺布艺的品牌。
这样的一批人,该如何利用他们手上的资源做文章呢?大麻镇早在几年前便开启了头脑风暴,邀请大麻籍在外创业人员代表参加招商会。
每年总能看到一群大麻籍在外创业人员,他们通过参观大麻镇的工业园区、科创园、亿元工业园区等,实实在在感受家乡的变化以及大麻家纺布艺产业的发展,为大麻的未来提供智慧和资源的支持。
8月23日,年上海秋季家纺展开幕,大麻65家企业抱团参加,共计展位面积平方米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样的招商会上,还看到了大麻镇11个行政村的村支书,他们用乡情打动在外的企业家回乡投资。这样的招商会,大麻镇已经连续组织了3年。
吸引大项目和好项目,需要良好的产业平台。这几年,大麻镇不遗余力地开展平台建设,将亿元工业园区、家纺科技创业园和家纺物流中心等多个平台打造成了大麻经济发展的能量聚集地。
在这里,不同层次的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发展,家纺布艺产业集群的概念不再停留于口头,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开工建设场景在亿元工业园区随处可见。
需要怎么样的企业?如何延伸大麻家纺布艺产业链?大麻镇早已了然于胸。“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几年,大麻镇狠抓产业链招商,除开展在外创业人士座谈会、家纺企业主座谈会,还组织前往北京、广州以及绍兴、杭州等地参观考察或外出招商,积极招大引强。
今年以来,大麻镇已接待来自北京、上海等客商50多批次,主要领导多次赴上海、杭州、广州等地考察、招商。目前与桑德森力玛纺机制造、比利时必佳乐等项目正在招商洽谈中。
从数据来看,仅去年,大麻镇共引进市外内资1.2亿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亿元企业2家。借助亿元工业园区这一发展载体,大麻镇还引进了浙江优家等一批大项目,为大麻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智能家居、物联网,伴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麻镇也正积极地迎接着产业的蝶变。这样的蝶变让张浩锋很兴奋,他表示,大麻的未来正在用“一园三区”的格局撬动着。
迎着东风,张开翅膀的大麻正迎接着四方而来的客商,一只只“金凤凰”正从远处飞来,“布”满全球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起飞
两大平台简介
大麻家纺科技创业园
基本概况:科创园位于运河以北工业区块,科洲公路以西,中九里港以东,规划总面积亩,分别为A区47亩,21幢标准厂房;B区63亩,24幢标准厂房及16层家纺大厦(带地下室)一幢;C区为物流中心,占地20亩。
其项目包括生产区、商务区和其他配套设施三大部分。其中生产区全部建设~平方不等的标准厂房。商务区为16层的家纺大厦,规划包括科技交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布艺创意设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其他配套设施包括物流中心、金融企业等。
目前已引进入园生产企业40余家,创意设计企业10家,科技交流中心1个,纺织新品展示区平方米。
亿元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大麻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群为基础、特色工业区为支撑、专业市场为依托的产业格局,但是缺少大型的龙头企业,特别是纺织设备制造企业及家纺布艺上下游产业。
因此,年大麻镇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建设亿元工业园区。亿元工业区规划可供出让面积约亩,重点引进8-10家家纺、家具生产等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入驻企业竣工投产后3年内销售收入须达1亿元以上,成为大麻经济的龙头企业,引领全镇企业快速发展。
编辑:无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