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色小镇总体规划未来三年,将创建50

西安市特色小镇总体规划

(—年)

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中西部中心和陕西自贸区的中心区域,拥有重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在提出打造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内陆型开放发展新高地的同时,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之都、“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着力建设全球硬科技之都、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之都、世界旅游时尚之都等宏伟目标。

规划期限:—年,展望至年。

发展目标

至年,西安市分批培育和创建50—个“产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创新、多种功能集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其中,10个左右特色小镇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2—3个特色小镇产业能级达到千亿级,6—8个特色小镇产业能级达到亿级,10个以上特色小镇产业能级达到亿级。

至年,全市特色小镇全年共吸引游客数量万人次,占全市同期国内外游客总数的10%以上。

总体布局

结合全市资源分布、产业分布、基础设施分布情况,构建形成特色小镇“一区三圈”总体布局。

①西北生态养生小镇潜力区。以西咸新区为支撑的西北区域,具有较大的空间优势,有望通过重大项目引进,打造一批前景看好的特色小镇。

②东北航空主题小镇集聚圈。依托东北部用地空间相对充足,航空产业初具规模的发展条件,重点布局建设航空航天,以及相关科技创新类型的特色小镇。

③中部高端特色小镇集聚圈。中部地区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整体较好,具有特色小镇发展的人才、资本、信息、交通等多元高端要素集聚优势,未来可发展信息经济、金融基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多元化特色小镇。

④西部科技创新小镇集聚圈。以西咸新区为重点的西部区域,目前已经集聚了如西工大翱翔小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硬科技小镇等一批科技创新类小镇,凸显其在技术领域发展的特色优势,未来有望进一步发展科技及其相关的信息、商贸、金融等类型特色小镇。

发展和布局导向

拟重点建设和发展以下10类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

①旅游文化类

发展基础:旅游文化类是各地数量最多、建设积极性最高的特色小镇。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加快建设一批旅游文化特色小镇,不断适应、满足和创造旅游文化及相关领域市场需求,是西安特色小镇的特色、优势和潜力所在。

发展导向:以长远眼光推进全域旅游格局下的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特色资源,着重建设两类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

布局导向: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形式多样,主要依托现有及潜在的旅游文化资源布局。重点加快秦腔、书法、丝路艺术、音乐、影视等旅游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同时,旅游类小镇可结合皇城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等13大旅游集聚区布局。文化类小镇可结合遗址及文化街区保护改造、文化商业及创意基地建设布局。着力打造一批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丝绸之路特色小镇。

②信息经济类

发展基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浪潮正在席卷全球。顺应这一趋势,西安市很有必要建设一批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为经济增长寻求新动力的同时,抢占全球信息经济市场份额。

发展导向:从四个方面推进信息经济领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一是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机械产品中;二是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三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平台服务、分享服务、体验服务。

布局导向: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布局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布局在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科研力量集中、信息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区域,为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二是布局在交通便利、服务完善、文娱丰富、环境优美的区域,为信息人才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结合西安实际,与西安软件新城、西安高新区通信产业园、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等集中布局。

③商贸物流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抢抓“一带一路”和中国(陕西)自贸区建设发展战略机遇,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发展导向:以集聚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功能。打造成为集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中心功能为一体的商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布局导向:商贸物流类特色小镇应结合“二港五园十中心”物流核心架构进行项目布局。鼓励支持国际港务区现代物流园、临潼现代物流园、沣东综合物流园、长安引镇物流园、鄠邑秦渡物流园、泾河新城物流园等向商贸物流特色小镇转型提升。

④金融基金类

发展基础:金融基金小镇形成和发展有赖于资本和科技两大要素的支撑。西安市现有条件完全可以较好满足这类小镇建设发展需要。

发展导向: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能源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领域。

布局导向:金融小镇包含金融特色街区,既可以结合西安金融商务区、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形成的全市金融产业“一区两园”布局;也可以依托浐灞等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需求集中、经济增长较快、人才资源丰富等区域。

⑤先进制造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持续深入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优势。

发展导向:紧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结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中国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研究院建设,加快建设若干创新型、智能化、体验式的先进制造特色小镇,争取在制造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能源低碳化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布局导向:先进制造业小镇布局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结合先进制造业集群,如渭北工业大走廊。二是具有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引领,即结合“八路军”企业招引和项目落地布局建设特色小镇。三是具有生产性服务支撑,应对制造业产业文化、金融保险、会议展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共性需求,引导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在特色小镇集聚发展,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

⑥航空航天类

发展基础:航空航天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发挥航空、航天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优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的新亮点。西安市拥有全国唯一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发展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提升拓展航空航天产业链、引领国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重点在飞机设计制造、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航天运载系统、卫星应用等领域加快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推进航空航天类特色小镇建设。依托一批优势企业,建设集飞机制造、机场建设及管理、通航运营、航校培训、飞行服务站建设等完整产业链的通航小镇,并积极向空运、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智能化物流网络体系延伸。

布局导向:一是结合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基地建设,布局航空航天类特色小镇。二是谋划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等军民融合平台,努力创建成为航空航天等类型的特色小镇。

依托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区两园四基地”的总体布局,优化布局建设一批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信息经济、兵器制造等产业类型的军民融合特色小镇。(一区两园四基地,即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园,以及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⑦科技创新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是全国十大创新城市,具有很强的科技实力。技术成果交易额、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发展导向:紧扣硬科技“八路军”产业导向,以光电芯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为重点,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科技创新配套为拓展,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布局导向:围绕“一带一路”科技服务业布局优化特色小镇选址布局,把科技创新服务与本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西安科学园、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科技创新港等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类小镇。同时,谋划布局以下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西安光机所光电产业园、柔性电子研究院、丝绸之路创新设计研究院等。

⑧健康养生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具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生态资源、自然山水、产业集群等综合优势。近年来,西安围绕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西咸新区大健康新城产业园,引进实施奥体中心等一批健康类大企业、大项目。

发展导向:鼓励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养生康复、休闲健身、心理健康、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和健身美容等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布局导向:健康医药及健康人居等产业类型的小镇,重点布局在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等地;生态养生养老等产业类型的小镇,在渭河两岸布局建设。

⑨现代农业类

发展基础:西安优质农业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户县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农业区域品牌,完全可以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内涵和价值。

发展导向: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类型多样的农业特色小镇,积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拓展老龄和亲子两大目标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开发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商直供、加工体验等。依托园区,创建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现产区变景区,田间变公园,产品变礼品。

布局导向:结合西安市都市农业“一区、三带、七板块”布局。小镇选址布局应兼顾三个因素,一是区位与城市较近,单次车程宜2小时之内;二是基础设施与城市差距较小;三是具备休闲度假服务配套设施。

⑩历史经典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迎来加快发展和转型的良好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和投资为主,向消费主导增长的格局转变。

发展导向:以“三品+融合”战略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及其特色小镇发展。一是品牌战略;二是品质战略;三是品味战略。

布局导向:遵循三个布局原则,一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脉络清新可循;二是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内涵突出。如特色鲜明的茶叶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丝路文化等;三是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西安优势

①硬科技优势: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推动西安市特色小镇产业高端引领;

②区域中心优势: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强化西安市特色小镇要素集聚;

③历史文化优势: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升西安市特色小镇内在价值;

④空间优势:大西安区划调整拓展西安市特色小镇用地供给;

⑤政策优势:大量平台及试点形成西安市特色小镇改革创新红利。

发展要求

①特色发展,聚焦十大类产业。

结合西安特色产业基础,重点培育旅游文化、信息经济、商贸物流、金融基金、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健康养生、现代农业和历史经典10类特色产业。对接硬科技“八路军”产业导向,突出信息经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和科技创新4类产业的发展重点。其中,信息经济类重点突出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先进制造类重点突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科技创新类重点突出光电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

②集聚发展,明确小尺度空间。

特色小镇的物理空间要集中连片,有清晰的界定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结合西安实际分为城乡结合部和主城区内部两种空间类型。布局在城乡结合部的特色小镇规划,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布局在主城区的特色小镇(含特色街区),规划用地面积应达到0.33平方公里以上,或者特色产业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

③融合发展,强化多功能复合。

坚持“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所有特色小镇原则上要按照3A级景区标准建设或改造提升,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原则上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或改造提升。注重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保障,强化功能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④高效发展,推进高强度投资。

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不含商业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三个区(县),以及金融基金、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现代农业、历史经典等特色小镇可放宽至5年。改造提升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应完成投资额10亿元以上(不含商业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

⑤创新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每个特色小镇应明确投资建设主体,单个特色小镇的详细规划由建设主体编制、报审和实施。创新特色小镇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宽进严定、激励先进、倒逼后进、淘汰落后的制度设计,构建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西工大翱翔小镇

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亿元,是我国首个“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特色小镇。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在“空、天、地、海”无人系统领域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技术优势,包括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智能对抗无人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无人机产业基地、“翱翔小镇”西工大附属中小幼西咸分校及国际学校等项目。打造科教特色鲜明,优势产业聚集,创新动力强劲,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教特色小镇。

西工大飞天小镇

位于西高新西安科技创新轴和科创大走廊交汇处,规划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逾亿元。将以平战结合、军事化高标准进行建设,整体规划以“空天动力研究院”为核心,科技创新区、空天产业区、国际科教区、智慧生活区四大区块为主体,形成“一带一路,一核四区”的开放性空间格局,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硬科技创新小镇。

西工大三航小镇

位于长安区,毗邻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左右,主要由三航硬科技区、三航文化主题公园、世界三航科技贸易大会等组成。其中一期预计投资约亿元,主要建设三航科技产业区、三航博物馆、医院、一流基础教育基地、颐养温泉社区等。三航小镇通过区、校、企合作模式,突出新三航产业特色,凸显三航主题文化,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和谐宜居美丽环境,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将打造融科创、产业、医疗、教育、休闲、旅游、居住为一体的三航产业发展引领区、创新创业引智示范区、休闲旅游生活生态区。

军民融合新芯小镇

新芯小镇项目,总规划占地近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亿元,将在未来合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的新亮点。小镇将依托广州众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联产业、基金等资源优势,建成一个以“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为核心,集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商务功能为一体,科研、教育、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小镇,以军民融合特色产业为支撑,打造成为西安市千亿级特色小镇之一。

硬科技小镇

项目位于沣西新城西部云谷科技园,规划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是全国首个以“硬科技”产业为布局导向的特色小镇,联合了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等知名机构,通过整合“大西安科创带”以及陕西省高校、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高效链接国内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吸引全球“硬科技”企业汇聚,将打造成集产、学、研、居、投为一体的资源聚集及成果输出高地,实现科技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助力西部地区科技创新。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

项目总用地0亩,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成科研、教育板块,启动转孵化和综合服务配套板块;二期建成转孵化和综合服务配套板块,完善科研及教育板块建设。依托西交大科研优势、陕西产业优势和沣西新城信息产业平台优势,小镇整合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建设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一批研究院,打造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交大样板、新型城镇化的西咸示范和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创新能力突出、科教特色明显、国际交流广泛、公共服务完善的国家级示范产业小镇。

空天小镇

空天小镇位于航天基地,占地面积4亩,打造机场飞行板块、空天产业板块、空天配套板块、航天体验板块、航空体验板块、综合商业板块、揽月阁文化板块、华严寺宗教等板块。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打造成为空天产业聚集地、旅游度假圣地、养生养老、体育休闲、展会博览等现代化综合产业小镇。

航天小镇

项目位于航天基地二期核心区,计划总投资30亿元,占地3.5平方公里。北至地铁四号线车辆段北侧规划路,南至航飞南侧规划路,东至雁引路,西至西康高速。依托航天基地强大的航天资源,通过培育卫星应用“三高”(即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遥感、高通量通讯)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建设“天基互联网+物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西安推动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升级的特色产业小镇。

航空小镇

位于航空基地,充分利用航空基地产业发展现有基础,力促产业集群升级,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促进航空基地园区能级提升,进一步明晰产业定位、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旅游功能、完善社区配套,高标准规划建设航空特色小镇,探索和实践产业开发和运营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重点构建以飞机研发制造为核心,航空高端制造、航空现代服务、航空文化旅游3大产业板块为重点的“1+3”的航空特色产业链,打造航空众创新高地、文化旅游新样板、区域人居新典范。

中兴科创小镇

项目位于西沣路长安通讯长安园,洨河以南,总用地亩。以中兴通讯终端产业园为依托,带动并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链集群。小镇体现出产业聚焦高精尖、生态环境比肩旅游景区、生活设置功能齐全的特点,在建设中汲取浙江特色小镇的经验,将生产、生态、生活融为一体。

航空特色科技旅游小镇

位于西禹高速东侧、S北侧、荆山塬南侧,地处渭北地区中心位置。项目总体占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约亿元。以航空产业元素展示为主题,航空参与体验为特色,集航空体验、航空娱乐、飞行培训、学术交流、会议展览、文化产业、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航空文化旅游度假小镇,形成以航空科技为核心,以旅游为抓手,打造“航空+旅游”特色新模式。

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

项目位于长安西部大学城的核心区域,科技创新型特色小镇,依托西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高校资源、链接全球高校科研成果,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高校产学研平台聚集区和全球最大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使小镇成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动机,同时还将对接国内外企业及资本,聚集全球先进科技资源进行深度转化,立志将小镇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科技成果创新转化高地,助力西安成为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陆港金融创意小镇

项目投资20多亿元,总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依托国际港务区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跨境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业务,聚集了包含新金融产业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近家,项目利用“互联网+”良好的政策对接,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一个地处西安、辐射全国、蜚声国际的区域物流金融中心。建设包括中西部商品交易中心、西安港创业基地、企业总部聚集区、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核心内容,和金融人才公寓、五星级酒店等。

灞柳基金小镇

灞柳基金小镇分二期建设。一期选址西安灞柳驿酒店(A区)及世园村部分区域(B区),均位于西安世博园内。二期将在一期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在浐灞生态区内另行选址进行开发建设。依托西安金融商务区、世博园的人文、环境、政策及产业基础,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主导,以军民融合、能源、文化、智能制造、科技转化为产业方向,共吸引余家基金企业申请入驻,为企业提供从提交申请到基金备案的一站式服务。小镇被中国基金业协会列为全国十六家知名基金小镇之一,正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基金产业创新发展特色名镇。

西安民间金融小镇

东接顺城巷,西靠解放路,南通东新街,北至东五路,总占地面积亩,按照“一心”“两轴”“四街”“八区”整体规划,打造民间金融特色产业轴及观光轴。全国第二家、西北第一家民间金融聚集区,结合街区实际,将实施建设金融小镇互联网金融基地、功能展示大厅、财富管理中心、民间金融博物馆,设立“金融研究院”,力争将西安民间金融小镇培育成在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金融资本聚集高地,成为西部民间资本流转高地、民间金融创新基地、金融人才聚集福地、西安民间金融发动机和金融生态西部引擎。

光伏小镇

项目为乐叶光伏在西安经开区草滩园区建设高效光伏产品示范制造基地,项目占地亩,拟引进投资约亿元。按照“处处有光伏、人人享光伏”的理念,除了路灯、景观带、充电桩等,还增加光伏产业馆、光伏酒店、餐厅、咖啡馆、光伏小镇影院、光伏体验中心等,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生态小镇。

世园婚庆文旅小镇

项目依托西安世博园而建,以世园罗曼小镇为首发核心区域,将延伸覆盖周边区域,涵盖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永久会址、灞柳飞雪等历史自然人文遗存,小镇建成开放后将形成千万人次的年客流量接待能力。项目以婚庆产业为轴线,以“西部首家一站式婚庆服务基地”为定位,以“文创园区,文旅商区”为内涵,以“婚庆+文化休闲旅游+生态”为特色,探索“婚庆+文创+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链的丰富完善,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世园婚庆文旅小镇”品牌,以期实现“产城融合,多位一体,系统升级”。已签约入驻商户近50家,吸引入园婚纱拍摄品牌86个,市场占比超过60%。

茯茶小镇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这里是茯茶贸易的集散地,也称为“中国茯茶之都”。小镇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项目规划占地亩,是以茯茶制作与贸易、旅游为主的关中文化特色小镇,包含文化旅游、茯茶产业园、配套服务、观光农业四大板块。一期茯园年开园,二期福园、赋园凸显茶文化和丝路文化,将丝路沿线的手工艺制作技术作为二期展示重点。挖掘泾阳县特有的人文、历史、文化、民俗等禀赋,打造了以茯茶文化为主题,集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升级版特色民俗园,中国首席丝路文化体验地。

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

项目以仿古建筑为主格调,总规划6平方公里,一期占地面积亩,投资30亿。依托秦岭的山水资源,按照“社区变景区”的整体思路,依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新创业等功能为主导的旅游休闲小镇。小镇将建设7个文化结点:地标大门及景观大道、太乙宫、戏园、面食博物馆、茶园书苑、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以及5个特色街区。以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为主题,形成中国道文化街区、中华美食荟萃街区、中国传统文化街区、品牌形象展示街区、陕西民俗文化街区、休闲酒吧街区、创意生活街区以及中医养生街区,全力打造一个集文化传承、现代农业展示、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中医养生休闲特色小镇。

常宁全生命周期康养小镇

位于常宁新区核心区,西至子午大道、北至神禾二路,紧邻中国艺术城?丝路艺创小镇,总投资亿元。依托恒大健康医疗和医美核心业务,提供涵盖健康教育及预防、医疗服务、颐养康复、医美抗衰、多彩生活、智慧共享、健康保障等7大模块22项标准的健康生活服务,构建“全龄社区”、“健康养生中心”、“医疗中心”以及“商业服务中心”“的健康服务圈,打造产业、旅游、人文、社区四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康养小镇。

长乐健康小镇

位于历史上唐长安城长乐坊,地处碑林区长乐坊街道办事处辖区“万寿八仙宫”周边,东起景龙池、新庆巷,西至五道十字南街、北街,南起东关正街、柿园路,北至永乐路,占地面积约.55亩,建设总体量约60-80万平方米。传承历史文化,依托地缘优势,形成集康体医疗、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功能分区规划为科技前沿产业区、医疗服务产业区、健康养生产业区、健康饮食和休闲旅游产业区。重点保护八仙宫、罔极寺、基督教东新巷礼拜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条小镇特色文化旅游通道。

洪庆山森林康养小镇

位于洪庆山上鲁裕村,占地亩,总投资31亿元。依托洪庆山生态资源,实现集生态休闲、森林养生、健康运动三大主题康养产业主题小镇。

碑林环大学数据智能小镇

项目西起文艺路、东至太乙路,北起建西(东)街、南至南二环路段约2.89平方公里区域(南北长米,东西长米)。以大数据应用为产业特色,加快“一核一厅三轴四片区”布局产业发展,充分聚合硬件、软件、金融、人才、孵化等优势,打造以大数据应用为主导,集软件开发、企业孵化、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交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小镇。

大唐西市丝绸之路文旅小镇

项目总占地亩,总投资80-亿元,包括仿唐建筑群—大唐西市九宫格;人文古韵生活区;现代商务区三大板块。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大唐西市为主平台,整合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风情街、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等资源,抓好大唐西市本身的文化、旅游、遗址保护、文物展览、古玩鉴赏等产业特色,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和盛唐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使大唐西市真正成为一个彰显丝路文化、展示丝路风情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特色小镇。

老城根文尚小镇

老城根Gpark,中国首个米公园式文尚小镇,整体占地.79亩,商业建筑面积为20万㎡,汉文化主题公园5万㎡,分二期开发。产业涵盖文化商业、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文化艺术等具有强力、动力、活力、引力的新型时尚+、文化+、体验+的城市时尚范。涉及四大主题商业公园及包括文化创意公园,演艺剧场、博物馆主题酒店、艺术馆等多元文化创意交流中心,是一个以汉文化体验为主题的具有国际范的现代城市时尚小镇。

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

规划用地.5亩,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总投资31.5亿元,位于朱雀大街与明德二路交会处东侧,旨在复兴世界之门,传播中华文化,打造4.0代特色小镇,成为城市发展文化艺术创意新引擎。将以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为核心,唐城墙遗址公园为纽带,形成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旅游度假及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经济带,形成西安最大规模的博物馆群落,打造文化艺术聚集展演区,讲好“西安故事”,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区。

创智小镇

位于凤城八路和凤城九路之间,总面积5.69公顷,总投资亿。是一个以城市未来区域规划切入点,围绕创智公园、创智大厦、创智园区等项目,打造以创智产业为主导,具有绿色生态特征,兼顾人文特征的国际化“创智小镇”,是一个集生态、休闲休憩、健身运动、城市集会、商业、文化科教为一体的城市中心生活小镇。

秦匠旅游商品创意小镇

位于临潼区渭河以北,临潼现代工业组团规划区内,北邻渭水六路,南邻渭水五路,西邻润秦路,东邻秦王东路。占地.3亩,总投资约30亿元。以旅游商品创意、开发为核心,集旅游休闲、工艺展示展览、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商品特色小镇。

通远创想小镇

位于高陵区,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面积约1平方公里,整合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中建方程建设资源、海龟科技运营实力,致力培育西安北部一三产业融合的观光休闲农业双创基地,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产、学、研、用、玩”全产业链创想小镇。

华胥家居小镇

小镇地处蓝田县华胥镇,北接临潼、西连浐灞,南临灞河,与白鹿原隔水相望。预计投资亿。依托西北家具工业园,形成了以家居产业为主导,以休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项目按照“一轴、两带、三区”的整体布局,打造以家具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休闲旅游为补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田园城市,文化长廊”。

汤峪温泉小镇

位于蓝田汤峪镇,国家级特色小镇,打响天下第一名汤品牌,创建国际化温泉旅游名镇。突出温泉山水和人文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温泉度假、酒店会务、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带动了区域以及周边地区农业和商贸、物流、餐饮、健康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一体的温泉旅游产业格局,打造全域旅游的标杆名镇。

祖庵文化旅游小镇

创建区域位于祖庵镇区,创建面积3平方公里。依托核心景区中国道家三大祖庭重阳万寿宫,以重阳文化、道教文化为背景,以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为主题,打造具有较强道文化(养生文化)特色的休闲古镇、疗养古镇,以中国最原始的道教文化,构筑最纯正的心灵修道地,形成人文祖庵、生态祖庵、和谐祖庵省级文化旅游古镇。

周至水街生态旅游小镇

项目总长度约4.6公里,从国道沙河桥以西米开始,至周至北环路东头,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期1.2公里和二期0.4公里软铺装饰示范段工程。正在建设的全长3.4公里的三期工程将以秦岭为背景,着力打造"沙?沙河--中国第一水街"。以沙河为生态基础,改造为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水景街景,也是国内首家立体水景、互动式滨河生态主题公园。

周城古韵小镇

位于陕西秦岭终南山系周至境内的活龙山境内,东至竹峪与翠峰分界,南至陈家梁寨,西至点将台,北至鸭沟村,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3.0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04平方公里。文化休闲产业小镇,以“文化立景、山水布景、民俗融景、娱乐辅景”的思想,尽量保留原始村落,完全保留自然村民,通过超低密度、小规模开发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对景区资源的提升整合,从而实现致富一方百姓,为社会造福的目的。

西安国际社区时尚小镇

位于西安国际社区东北方向,总体规划面积约3.1平方公里,西邻沣河,北接西汉高速,南靠规划中的西户铁路,三星快速干道从镇内穿过。小镇挂档文化产业国家战略,挖掘西安本土文化元素,依托西北的消费腹地,并充分利用国际社区河网水系、自然风光的生态优势,以文化引领、休闲突破、生态保障为战略思路,定位于大西安时尚橱窗,构成全方位商业网络,成为西安最具国际氛围、最具文化元素、最体现创意生活方式的时尚消费目的地。

渼陂湖生态文化度假小镇

渼庄总体占地面积约亩,平均容积率约为0.5,总投资约13.5亿元。以文化+度假+生态群岛为核心,打造中国首个湖岛度假型“非遗特色小镇”。业态功能布局的创新性与成长性,度假小镇的业态功能布局要做到有别于周边地区已建成的乡村文化旅游区,尤其注重对非遗文化的创造新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体育小镇

项目规划总占地3.7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亩,其中,核心区建设面积1亩。项目以西安体育中心“一场两馆一中心”为核心,以场馆、全运村、综合服务配套、综合休闲娱乐设施等各色业态为外延,打造集国际级体育竞技平台、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经济、健康社区融合体于一体的西北体育产业新地标。

国际亲子小镇

国际亲子小镇是蜜芽集团全方位落地西安项目之一,投资规模50亿元。包括国际幼儿园、婴童体验教育综合体及室外大公园。

武屯羊乳小镇

位于阎良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东起西相村,西至槐树村二级路,北至小屯,南至川宏路。依托百跃羊乳产业优势,打造一个集奶山羊养殖、物流冷链运输、鲜奶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立体式羊乳小镇。

相关链接:

我为什么唯独看好西安这8个特色小镇,只因为它们够硬!

霸气!投资百亿!10个特色小镇全都落在陕西,这是要上天啊!

牛了!西安这个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全陕西仅5个!

?版權聲明Copyrightstatement

文章來源长安范儿,法律支持杨华律师,侵权必究!

-END-

长安范儿

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儿的生活服务型平台

入伙:范儿家QQ5群

与长安范儿,专注西安解读陕西

专题?:大西安范围:含西安咸阳渭南23个县及杨凌

专题?:年,大西安都市区约2平方公里

专题?:3年后咸阳或将并入西安,GDP突破1.3万亿

专题?:正式批复!西安再被国家委以重任!全面爆发

专题?:什么是西安?

专题?:道北,西安的江湖!

专题?:国家赋能西安,上百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

专题?:户县、长安、雁塔多地将移交西高新区托管!

专题?:为什么,西安突然成了投资热土?原因曝光

专题?:未来3年,大西安将彻底开挂全球瞩目!

专题?:30个重大项目落户大西安,引资超亿!

专题?:重磅!马云宣布阿里巴巴丝路总部落户西安

专题?:西安年·最中国

来是长安客,愿做西安人!

专题?:总部企业落户西安,一次性奖励万元!

专题?:王永康北京三天,拜会6位大咖,西安要变

专题?:西安“龙门计划”,5年内上市公司数量要翻倍

专题?:陕西6常委同赴长三角,签约超0亿!

专题?:陕西省政府如果搬迁,西咸新区或为首选?

专题?:谁在做局西安楼市?撕掉房地产媒体的底裤

专题?:总有些人见不得西安好!?

专题21:一个西安教育,一个西安楼市,西安人的痛

专题22:西安楼市:从搅屎棍到照妖镜,全凭演技

专题23:西安时刻:个项目,总投资亿!

专题24:曲江将建世茂米、华润米两座超高层

专题25:王永康香港五天,拜访了10大商业巨子!

专题26:最新!大西安未来最全发展规划,绝对大手笔

专题27:王永康:西安是值得投资的好地方!

专题28:西安“汽车新规”:耍流氓是会上瘾的!

专题29:“非干不可!”那还征个“球”!

专题30:这四个城市被定为未来国家中心,西安上榜!

长安范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kb/36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