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新闻
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京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流、电商、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全面开展深度合作,合力建设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当天签署的框架协议,首要落点是电商物流合作。双方表示,将在物流仓储、处理中心和配送等领域进行资源互用的开放合作,打造电商公共物流平台,合力搭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共同搭建支持跨境电商的领先服务体系。
1月3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官方消息称,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集团完成了公司制改制,这也是十二大军工集团中最后一波公布完成改制的集团,标志着十二大军工集团全部成为公司制体制。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作出解释,通过公司制改制,实现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有助于促使国企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我国三大国有航空企业中的国航、东航分别于1月2日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完成改制及更名。其中,国航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制后名称为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东航股东也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改制后名称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按照改制方案,东航明确了改制方式、产权结构设置、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治理安排、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事项,形成了新的公司章程。将有助于东航集团进一步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宏观走势
日前,国家邮政局正式印发《快递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列入快递业失信名单的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系列惩戒措施。《办法》共六章五十二条,对快递业信用信息的采集、评定、应用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规定,明确提出快递业信用管理以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为主要对象,建立唯一电子化信用档案进行信用评定和管理。对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的,在信用建设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强化落实企业总部在信用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办法》对信用信息的披露和应用作出了详细规定。信用信息通过公开、共享和查询等方式披露。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查询公开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的信用信息。被列入年度守信名单的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在行业评优评先、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和安排。
行业动态
近年国内物流产业发展势头之猛超出意料,特别是在电商的推动下,年增长幅度连创新高。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分会成立大会上获悉: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92亿件,市场规模升至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速高达61.6%,连续5年平均增长率达43.5%。其中,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物流业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
首先,社会经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占GDP的18%。这一比率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高于“金砖”国家印度和巴西5-6个百分点左右。社会物流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率,同时也推高了下游商品价格。
其次,行业分化严重。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低迷,钢铁、煤炭、水泥物流业务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快速消费品、食品、医药、家电、电子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则保持较高增长。
再者,微观领域价格战拉低行业盈利水平。我国物流企业众多,但大多停留在小、散、乱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只能通过低价抢市场,由此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效益。
对此,《规划》强调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兼并重组,健全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进物流配送车辆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
物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过程是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的过程。在政府层面,需打破体制弊端,清理各种乱收费,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市场层面,则需要物流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以“微刺激”为主旨,涉及交通运输的多项政策落地,有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或加大航道的疏浚、航运的能力,地铁交通网络等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国家鼓励民资进入铁路,推动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环节的信息化水平至关重要,运营商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大有用武之地。目前,电信运营商推出的智慧物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3G/GPRS、RFID、GPS、GIS、云计算技术等),对物品在各个不同阶段实现信息采集、筛选、分析、指挥、汇总的技术活动,起到合理调度,加强监管,降本提效的作用。例如,中国电信物流e通可实现车辆定位、监控告警、车辆调度、视频监控等功能,为物流企业打造了高性价比的车辆综合管理平台。
随着物流企业日益重视信息化和供应链的核心技术,将带动RFID传感器、呼叫中心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此外,作为两大息息相关的产业,物流业升级将对电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助力信息消费。
《规划》中提出推动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多地运用于物流行业,物流领先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功能整合、组织整合、信息整合和平台整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为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首先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例如,由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牵头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整合阿里巴巴、四方物流、衢州物流网等近10个物流信息平台,促进了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上下游企业间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提高了物流组织效率,年降低汽车油耗38%、互联中小企业近30万家、降低社会物流成本7.7亿元。
其次是推动行业间跨界合作。中国邮政集团与阿里巴巴日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流、电商、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全面合作。届时,邮政系统内超10万个网点将为电商和消费者服务,与民营快递共享,并成为自提点。
延伸分享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