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学院追问“北斗”谁在掉线?真正掉线的不是北斗系统,而是被商家冠以“北斗”噱头的车载终端产品。其实,司机们对于货车定位系统并不反感,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总有各种难言之隐。文|刘青青钱丽娜石丹河北卡车司机金德强自杀事件震惊全国,也揭开了一连串被忽视的人和事。年4月5日,因车载卫星定位记录仪掉线,金德强被执法部门扣车并处罚款元。由于无法接受这一处罚结果,他购买了一瓶农药,在检查站里服毒自杀。作为万左右卡车司机群体的缩影,金德强的惨烈结局,不可抵挡地将大众视线拉到货车定位系统,拉到北斗产业链,拉到路政执法,拉到卡车司机生存状况上来。这也显露出借北斗产业链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的种种弊端。《商学院》记者从多位卡车司机处了解到,货车定位系统掉线的“锅”,实际上往往还是由司机背,无论是否是人为导致的设备故障,都有可能由司机“咽下”了最终的苦果,而且,这样监测着卡车司机的定位系统设备,全国约有多种,但司机往往没有选择权。由司机产生的数据尽数反馈给平台,但数据贡献方却一如多年的沉默,或者说他们的声音常常因为无法传递而被忽视。“设备掉线有很多问题,但是很多时候都变成了司机的问题。就好像排气管不是我们生产的,汽油柴油也不是我们生产,但是最后尾气排放不达标罚的却是司机。”卡车司机张哲(化名)无奈叹息。这些承载着中国绝大部份货运量的卡车司机们,无疑是极辛苦的。“油耗子”偷油、路况复杂、夜不能寝、工作强度大……更加残酷的是,随着物流需求的提升,卡车司机们的运费收入却在不断下降,货物被其它交通工具分流。警钟在前,希望在舆论之下,普通卡车司机能有公道;为国为民的政策能继续坚持;北斗产业链末端不够完善的细分行业能尽快成长;也希望这些承载着中国绝大部份货运量的卡车司机们,能够在路上走得更顺畅一些,不至于“茫茫无路”。北斗生态链真正掉线的不是北斗系统,而是被商家冠以“北斗”噱头的车载终端产品。河北货车司机金德强的悲剧令人叹惋,而因此暴露在大众面前的“北斗掉线”问题也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