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月刊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摘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9.html
目录

年第2期总第期

内容摘要

资源环境成本管理功能:基于环境会计方法、条件与信息的支持

袁广达(二级教授)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应用经济、管理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通过逻辑推演和因果分析,对资源环境成本管理的环境会计功能进行理论阐述,重新认识环境会计的历史使命、目标要求、基本属性和主要内容,并就环境会计的信息价值、经济实质、技术工具、核算模式、文化形成、治理作用和基础信息支持进行理性分析。提出当今中国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应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宗旨,围绕资源环境成本管理的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提供支持,同时,以宏观环境经济政策和微观环境治理措施为主要内容,侧重于资源环境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选择,在具体方法和管理实践上回归会计基础理论,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方法与技术集成。

环境会计;资源环境成本管理;价值管理;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治理

F

-()02--6

商誉会计处理的理论问题研究

许金叶(博士生导师)

最近社会各界围绕上市公司商誉是摊销还是进行减值测试的争论不断。争议的根源主要是资本市场不断增加的商誉及不计后果的会计处理已经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迄今为止,关于商誉的会计争论中仍存在六大逻辑不一致。应用复杂性理论、复式记账原理等相关理论对商誉进行研究发现:商誉不是资产,不应通过资产负债表来确认与反映;商誉是企业成立后逐渐形成的资源整合能力,应通过利润表进行确认与反映。此次研究不仅能为商誉实务的会计处理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丰富会计基础理论。

商誉;资产负债表;复式记账法;实体理论;复杂性理论

F

-()02--7

信贷冲击、债务期限

与企业投资行为

唐齐鸣(博士生导师),张宇迪

以~年金融危机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DID)法,研究企业债务到期期限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债务到期期限显著降低了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的投资水平,并进一步引发了投资不足问题;而当不存在信贷供给冲击时,债务到期期限对投资水平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当企业性质为非国有、成长性较低、所处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较差时,债务到期期限对投资水平的抑制作用更大。金融危机冲击下,债务到期期限加大了企业投资对内源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的敏感性。

债务期限;债务期限;企业投资;金融危机;PSM-DID;安慰剂检验

F;F.99

-()02--9

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国有企业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

张炳发(教授),刘星,田倩倩

以~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知识资本投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知识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较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知识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越大、股权制衡度越高、混合主体多样性越显著,知识资本投资越多。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知识资本投资;双重差分

F;F.92

-()02--7

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与非效率投资——基于管理者认知偏差的分析

李春玲(博士生导师),王晶,陈百莹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代表性偏差,在经济上行时期或投资前存在持续性高财务业绩的公司有更高水平的投资过度或者更低水平的投资不足。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波动和微观持续性高财务业绩共同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发现经济波动与持续性高财务业绩可以共同促进企业的投资过度,并且可以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研究结果拓展了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方面的应用,为企业管理者规避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新的依据。

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投资过度;投资不足;代表性偏差

F

-()02--7

客户集中度、自由现金流

与业绩波动性

李国兰(副教授),杜姝颖

以~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客户集中度对业绩波动性的影响以及自由现金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的客户集中度显著正向影响业绩波动性;客户集中度与业绩波动性的正相关关系会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而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对业绩波动性的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小规模以及股权分散的企业中;自由现金流的调节作用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均存在,但是其调节效应在股权集中度不同的企业中存在差异。由此拓展了客户集中度以及业绩波动性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合理高效利用客户资源提供了借鉴。

客户集中度;业绩波动性;自由现金流;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

F.4

-()02--9

股权质押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价值

朱文莉(副教授),陈鑫鑫,

阚立娜(副教授)

以~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状态的股权质押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与公司价值呈倒U型关系,关系发生转变的门槛值为36.53%,当累计质押率低于门槛值时,公司价值会随着质押比例的提高而提高,质押比例超过门槛值时则相反;连续股权质押行为并不一定降低公司价值,对累计质押率超过40.00%的公司而言,连续股权质押行为显著降低公司价值,对于质押比例较低的公司而言,连续股权质押不会降低公司价值;质押式回购股权质押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股价突破预警线的股权质押显著降低公司价值。

股权质押;公司价值;质押类型;门限模型

F.5

-()02--8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

识别与预警

吴庆贺,唐晓华,林宇(教授)

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公司不同财务状况构成的非均衡样本特性,运用Twin-SVM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在Twin-SVM模型的构建过程中,RBF核函数展示出比Linear、Polynomial、Sigmoid、Wavelet核函数更为优异的预测性能;与改进的ODR-ADASYN-SVM、BP神经网络、Bayes分类法和K近邻法相比,Twin-SVM不仅在预测精度上高于其他模型,而且在预测稳健性上也显著更为优越,在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分行业的泛化性能也显著优越于其余模型。

财务危机预警;Twin-SVM;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均衡样本

F

-()02--9

去杠杆政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

绩效的影响

邵文武(教授),王若男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政策实施的背景,以~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将资产负债率作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去杠杆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双重门槛值,且增强了二者之间的正向效应,减弱了二者之间的负向效应,对资产负债率高于阈值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于制造业中不同的细分行业,去杠杆政策显著提升了传统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绩效,对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及高技术行业绩效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

去杠杆政策;制造业;企业绩效;面板门槛模型

F.3

-()02--10

内部控制缺陷加剧了并购商誉减值问题吗——基于产权、市场化程度和机构投资者调节作用的研究

何红渠(博士生导师),李冰洁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持续升温,催生了巨额的商誉。为了探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屡屡招致大额商誉减值的原因,以~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加剧了并购决策的后续商誉减值问题。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这一现象并无明显差异。

内部控制缺陷;并购重组;商誉减值风险;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

F.5

-()02--8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

李南海(副教授)

作为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自由现金流量,其会受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影响。运用~年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硬披露环境信息显著增加了环境信息披露所在年份自由现金流量,软披露环境信息不显著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所在年份自由现金流量。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和硬披露环境信息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显著影响只体现在低碳试点省份和实际控制人非国有的样本公司。上述结果可为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后果提供自自由现金流量方面的微观证据。

环境信息披露;自由现金流量;低碳试点省份;产权性质

F

-()02--9

预期性盈余

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

张卓然(博士),陈硕(博士)

国际会计准则将促进会计信息可比为目标之一,但资产减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下的弹性化会计处理规则会向会计信息系统引入大量噪音,甚至被管理层利用,进而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据此,在论证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非综合行业上市公司~年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所占的比重越大,会计盈余可比性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及机构投资者的高持股水平都有助于抑制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负面影响。

预期性盈余;会计盈余;可比性;机构投资者

F.4

-()02--9

领导特征与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

郑伟宏(博士),刘秀,曾军(博士)

基于行为学及领导理论,以~年省级审计机关的功能发挥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省长、审计厅长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显著正相关;领导官员执政环境清廉度与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领导官员执政环境清廉度对政府审计功能发挥的影响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指数较低的组更为显著,由此说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指数较低的地方,政府审计功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执政环境的清廉度。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官员的任免晋升评价体系,为我国推进官员尤其是高级别官员廉政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领导特征;执政环境清廉度;政府审计功能;执政环境

F

-()02--9

金融生态环境、内部控制审计

与债务融资成本

弓慧婷,杨毅(教授)

以~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内部控制审计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不同产权性质下,金融生态环境与内部控制审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显著;内部控制审计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更能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支持,从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内部控制审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相比于国有企业,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在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

债务融资成本;金融生态环境;内部控制审计;中小企业

F.3;F.4

-()02--7

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基于盈余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郭飞,吴秋生(博士生导师)

以~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从盈余的稳健性、持续性和可实现性等方面,实证检验其在战略差异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盈余稳健性和盈余持续性能够在战略差异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中发挥中介效应,盈余可实现性在两者间不具有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实施差异发展战略过程中,应保持会计处理稳健性,保持主业持续发展,以充分实现战略差异的企业价值提升功能。

战略差异;盈余稳健性;盈余持续性;盈余可实现性;企业价值

F.3

-()02--9

考虑声誉的农产品质押融资中

双重委托代理激励机制探析

杨琦峰(博士生导师),程园园,

宋平(博士生导师)

农产品质押融资是突破涉农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模式。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中引入第四方物流,在解决农产品质押融资开展受限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银行、第四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双重代理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银行、第四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型,把物流企业的声誉效应引入模型中,求解得到考虑声誉与不考虑声誉两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参数,并进行算例演示。结果表明:考虑物流企业的声誉效应后,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努力水平提高,获得的激励系数增大;银行单期期望收益增加。可见,引入声誉的激励机制能实现更好的激励效果。

农产品质押融资;声誉;双重委托代理;激励机制

F

-()02--5

比较制度分析视域下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优化

戚振宇(博士),汤吉军(博士生导师),

张壮(教授)

农业产业化在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户产权激励效应的同时,又能消除其农业经营分散化的不良效应,是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革新与突破;组织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载体,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绩效与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农业产业化经营绩效低下,而比较制度分析的基本思想恰好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现存的两方面主要问题。在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现存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厘清比较制度分析视域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的理论逻辑,并提出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制度演化理论等的三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标准;深入剖析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中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有助于实践中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从而为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及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比较制度分析;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交易成本;不完全契约;制度演化

F.4

-()02--6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来自67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李姣姣(副教授)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逐渐上升,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也造成了冲击。利用~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67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研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是随着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会显著降低。具体来看,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一个单位标准差时,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会显著减少0.个单位标准差。二是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通过融资流动性渠道对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产生影响的,而非风险规避渠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将会显著降低融资流动性,进而显著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三是宏观审慎政策中的外币贷款限额和金融机构税两项政策工具可以显著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基于此,从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跨境资金流动;融资流动性;宏观审慎政策

F

-()02--9

优化经济结构的时代意义

与政策选择

杨海波(博士),高兴民(博士生导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愈发显著。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与周期性因素有关,也表现出结构性原因,因此我国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与高度化。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高度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F

-()02--6

厘清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是否

有助于破解土地财政难题

章和杰(博士生导师),金辉

“土地出让”和“土地融资”相结合的土地财政模式,对中国金融、经济、社会长远而稳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大量研究认为矫正央、地间失衡的财政关系是破解土地财政难题的有效途径,但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因此有必要在梳理土地财政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从全口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视角,讨论厘清央、地间财政分配关系是否有助于破解土地财政难题。研究结果表明:若全口径财政支出不变,提高地方税收分成或降低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仍无法缩小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融资的规模;硬化财政约束,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财政兜底预期,缩小未来的土地融资规模,但无法改变土地财政的总规模。要破解土地财政问题,降低全口径财政支出是首要环节和关键步骤,而转变政府职能、精兵简政则是重要的突破口。此外,硬化财政约束、提高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上缴利润也是重要途径之一。

财政失衡;土地财政;土地出让;土地融资;财政软约束

F.4

-()02--9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yw/52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