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不止Web内容的无障碍性洞见

网民统计报告

根据年7月份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

截至年6月,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55.0%和36.5%;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6.3%,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28.7%;电视上网使用率为26.7%。

截至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6.32亿。上网技能缺失以及文化水平限制仍是阻碍非网民上网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因不懂电脑/网络,不懂拼音等知识水平限制而不上网的比例分别为52.6%和26.9%;由于不需要/不感兴趣而不上网的比例为11.2%;受没有电脑,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等上网设施限制而无法上网的比例分别为9.3%和6.2%。

提升非网民上网技能,降低上网成本以及提升非网民对互联网需求是带动非网民上网的主要因素。

信息无障碍

今天,我想讨论一个关键的词语——信息无障碍。

信息无障碍,英文词语来自“Accessibility”,是指任何人(注意是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等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

首先,我们要对Accessibility(无障碍)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一些纠正:这样一个词,很多人自然地跟残障人士联系起来,因为经常可以看到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洗手间这样的词语。

信息无障碍更多强调的是对所有人都平等,方便的获取信息。比如:键盘上的F和J的凸起基准键。它的作用就是方便任何人可以精准的找到键盘字母的位置,从而可以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快速的打字,俗称“盲打”,大家都知道它的含义,没有人会把这个词理解为“盲人打字”吧。

(键盘基准键)

我国非网民规模为6.32亿,由于个人主观意愿,比如:不需要/不感兴趣而不上网的比例仅仅占11.2%。

那么,剩下的88.8%,也就是大约5.亿人,是有上网需求的,但因为其他各种原因而不能上网。信息的公平使用和访问,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如果你不能像身边其它人一样公平的获取信息,那意味着你不能公平接受教育、就业、独立生活等等。

我为什么会注意

我是谁?我为什么关心这些?这不是个哲学问题。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标签,但在这里,我的标签是一个普通的Web开发工程师,一个新科技产物的使用者,一个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一个能“无障碍”获取信息的个体。而我的生活和我的工作让我开始







































伍德灯检查白癜风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yw/21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