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企业如何规范物资招标行为中华建

建筑央企中物资招标采购业务是公认的高风险领域,也是各级监督检查的重点领域,要求从业者要时刻高度警惕。在当前的招投标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不公开、不透明和其他一些长期饱受诟病的问题,尤其是在招标人自由裁量权过大、招标人的明招暗定行为、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招投标行为、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行为、招标组织过程不规范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尤其使腐败问题频发。本文从防范廉洁风险的视角,结合物资采购招标工作实践,通过梳理招标管理制度体系,结合警示案例,总结分析存在的风险点,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一、招标制度体系简述(一)招标制度体系构成招标制度体系纵向来看,分为三个层级,主要由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上级公司及所在公司的管理规定等组成。1、国家招投标类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此外,《民法典》也有不少条款与招投标工作息息相关。2、行业标准规范当前行业规范主要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以及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发布的《招标代理服务规范》,均为推荐性标准。3、上级公司及所在公司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建筑央企中,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各项招标制度较为系统和完善,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招标采购管理规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专家管理规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业务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等。二、主要风险点及案例(一)主要风险点梳理1.为所代理的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提供咨询;2.编制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审查文件中设有明显的倾向性条款;3.设置其他排斥或歧视潜在投标人的内容和条款;4.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5.组织单个或者部分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6.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7.在所代理的招标项目中投标或代理投标;8.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9.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10.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11.未向评标委员会提供评标所必需的信息;12.明示或暗示评标委员会倾向或排斥特定投标人;13.以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作为中标条件,或以投标报价超过标底上下浮动范围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14.与中标人之间另行约定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费用补偿;15.向中标人提出压低报价、增加配件或者售后服务质量以及其他超出招标文件规定的违背中标人意愿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发出中标通知书和签订合同的条件。16.定标环节,未按照评标结果确认中标人的,且未具体说明理由。(二)相关警示案例案例一:转自《中国招标周刊》年12月3日,石台县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招标项目招标会在石台宾馆举行,在初轮竞标中有10家公司入围,其中安徽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排名第一,陈某的公司名列第二。随后,现场招标代理工作人员要求入围的10家公司递交参与竞标的资料原件,由评标委员会对竞标资料进行评审,入围公司遂递交原件。此时,陈某在现场向招标代理工作人员吴某使眼色暗示,吴某走到陈某身边,陈某指示吴某把第一名入围公司文件袋中的无拖欠农民工工作证明给他。吴某明知该行为严重违规,仍将入围公司的招标文件材料全部抱出会场,帮助陈某查找,陈某将第一名入围公司投标文件中的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证明取出后带到宾馆一楼大厅厕所,扔进抽水马桶内冲走销毁,导致第一名入围公司在评审阶段因缺少该文件被否决。事后,陈某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yw/132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