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秘书长、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秘书长刘京在《冷链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全产业链架构正在形成,技术革新将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跨界跨境资本也将不断涌入。刘京强调,“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正是冷链物流业亟待突破的关键点。此次年会由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共同主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产生五大深远影响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冷链物流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科学布局、整合协调发展,从而要求改善冷链物流产业结构,提高社会化冷链物流资源效率。
那么“十三五”期间我国冷链物流业将凸显哪些特点?为此,刘京强调,“十三五”规划建议最突出的是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冷链物流产业将产生五大深远影响:
一是传统的物流作业方式首先要在商业模式上创新,要更多地提炼价值服务与增值服务功能。二是散、乱、小的冷链物流业态要精诚合作,要构思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格局。三是节能减排是绿色冷链产业发展最终方向,绿色的基础设施建设、电动物流车将获得优先发展。四是“互联网+”时代产业均保持公共开放和透明。五是现代社会供应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年8月国务院会议通过的《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引导物流走在消费前头,冷链信息只有共享才可以无限扩大,获得优势资源互补。
快速升级多元资本标准
行业发展五大趋势
会上,刘京谈到中国冷链物流业未来发展特点,他预测行业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冷链物流市场保持稳步快速增长
三大因素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稳步快速增长,预计未来3—5年年均增速21%。一是国际化。国内自贸区试点扩大,进口生鲜品类和数量大幅提升;APEC召开后,亚太自贸区取得更大突破,进而带来新机遇,目前中韩和中澳自贸区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标准化。国内人均消费力提升,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提高,对冷链标准认知加强;国内法规和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加之配套基础设施的升级,助推冷链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农村市场。农村市场需求激活以及农产品进城、出国,将进一步刺激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趋势二:生鲜电商推动冷链物流模式升级
电商国际化加快国内冷链服务的国际化对接,推进国际生鲜品牌进入我国市场,对综合服务能力要求提高,具有分销职能的冷链供应链类型的企业快速崛起。
国内冷链企业开始跟随国家战略逐渐走出国门,跨境收购成为一种新动向。
电商下乡推动冷链下乡新思维,城乡结合部的冷库建设迎来大的发展机遇,农产品进城、出国需求加快F2C模式的发展。生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上日程,类似阳澄湖大闸蟹、东北五常大米、褚橙等产品将增多。
趋势三:跨界竞争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征
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历年冷链50强企业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制造商直接切入、传统物流商切入、电商切入外,贸易商(生鲜进口贸易的贸易商和货代等)、制冷设备商已经高调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相信后面还将有跟进者。
冷链物流的服务形态也更加多元化。传统围绕运输展开的服务,如冷链干线运输、冷库、冷链宅配等冷链包装产业、冷链认证服务,包括产品溯源、供应商等级评定、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IT技术商,即全程质量监控,如温度、湿度等全产业链架构正在形成。
趋势四:资本对冷链物流影响出现新趋势
传统做规模和提升服务的投资模式依然会继续。围绕产业生态布局的资本也将出现(类似国家冷链行业发展基金、致力于投资冷链基础设施相关的内容,如包装技术、质量监控系统以及行业标准等)。资本助力国内冷链企业进行跨境收购。
趋势五:技术革新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
技术发展助力冷链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包括制冷技术、食品速冻技术、冷库自动化、包装技术等。
互联网应用对冷链物流标准落地产生了倒逼效应。生鲜电商的竞争使得冷链服务标准越来越透明化、标准化,移动
市场货源工具模式
企业未来四层布局
中国冷链物流业发展趋势十分明确,为此,相关企业对未来布局有哪些思考?会上,刘京提出四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 战略重点,市场选择
国际化对接,跨境电商与APEC定下的亚太自贸区战略,至少中韩、中澳自贸区是可以做出大文章。城市市场,城市共同配送下的前置布局。农村市场,电商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相关的战略布局。
关键点二: 成功要素,货源保障
带有市场培育的属性,如何加快生鲜标准建设以及监管标准落地,冷链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如何搭建产品品牌建设、生鲜产品溯源体系、生鲜产品深加工等。
关键点三: 落地抓手,工具配套
资本和技术仅仅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而已。资本助力,资本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冷链行业发展,如何布局、如何选择投资领域,进而更好地赚钱。技术创新,包括制冷技术、食品速冻技术、冷库自动化、包装技术;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都要有所建树,借助技术手段加快监管标准落地,比如扫码溯源应用等。
关键点四: 模式选择,业务布局
当前企业追求的代表模式,如SFCold的供应链模式、自动化冷库建设、厂家生鲜O2O应用。还要对品牌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装备制造企业、陆运冷藏标准箱、F端生鲜产品认证(溯源)、冷链企业服务质量评级机构、冷链发展(长短线投资)都有所考虑。
8年来
中国冷链物流走在探索路上
8年来,我国冷链物流产业格局不断改变,企业不断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和新需求。其发展脉络可概括为:
年概念兴起
年跑马圈地
年五年规划
年波澜骤起
年局部过剩
年稳中有进
年理性发展
年从量到质
年
中国冷链物流客户呈七层塔
年冷链运行现状可形象地概括为冷链物流金字塔客户分类。冷链物流“金字塔形客户”分为七层,塔顶客户为高附加值的医药、餐饮连锁、快消品类,冷链物流多数采取外包形式,依次向下为工业制品和加工型乳制品、速冻米面食品类,这个层面也是冷链物流竞争最佳激烈的市场,然后是食材型禽肉和水产类,塔底型客户为果蔬、农产品类。
前瞻
年
中国冷链物流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最大猜想年冷链物流行业的最大猜想,就是冷链物流企业会演变为科技公司、生活服务类大数据运营公司,将成为最挣钱的行业之一,也是实现新经济人群消费体验的关键,成为受人
深度思考冷链物流企业在分销、贸易、纯物流企业之间转换融合。
智能命题按照“互联网+”趋势影响,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抓取,提前分析、预测、决策、调控物流行为,实现运输线路、车型、空载配货、诚信体系的智能化运营管理。
链接
冷链蜘蛛平台开启冷链物流4.0时代
在第十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上,由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指导的冷链蜘蛛平台宣布正式上线,由此开启冷链物流4.0时代。
多年来,冷链物流行业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信息利用效率低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将分散的冷链资源加以整合,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对于冷库冷藏车投入大、空车返程成本高的冷链物流行业尤为迫切。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联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掌握的大量行业资源,开始逐步实施“冷链蜘蛛计划”,即针对单体冷库、单线运输、单一模式、资源分散、网点不健全、产能不均衡等行业现状,呼吁“区域联盟、专线联合”联储联运战略,把单体冷库、单线运输“连点成线、结链成网”,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透明、供需对称、冷链零担、返程货源和空库资源共享。
目前,冷蜘蛛供应链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为中国冷链物流联盟“冷链蜘蛛计划”的实施建设单位,同步研发“掌上蜘蛛”手机APP功能的供应链管理。冷链蜘蛛平台为网络实名,是中国首家第四方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依托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统计的“全国冷链物流资源分布图”数据,打造冷库携程配货模式的信息平台,具备冷链查号台、冷链驿站、冷链溯源等服务产品。
冷链蜘蛛平台拟在全国建设个冷链驿站网点,统一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合作标准、业务结算、信用评价于一体。其主要功能有:发布车源匹配货源;发布货源匹配车源;冷链查号台搜索引擎;冷链温度透明追溯;信息验证与信用评价;在线货运保险;在线费用支付;车辆与货物的定位、冷库存量与温度监控等。
目前,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军用食品动员中心,韩国食品冷链协会,安徽、内蒙古、山西等食品冷链行业协会以及山东中超、深圳东方佳源、河北新发地、中外运上海冷链等机构和企业与冷链蜘蛛平台签署MOU合作协议,共享共建冷链物流智能生态圈。
来源:中国食品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