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智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海港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共设4个一级评价指标,其中,绿色安全评价方面,沧州黄骅港在全国22个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第一,其他依次为连云港港和深圳港。
据悉,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历时3年合作研究构建的,由4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构成。此次为国内首次开展的港口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报告》为该评价指标体系首份研究成果,将有效加快港口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为引领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基本参照。
近年来,沧州渤海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着力建设生态“绿色港口”。一是全面提升港口抑尘水平。创新清洁生产工艺,对煤港粉尘污染问题构建起翻车机洒水改造、堆场及单机洒水系统、防尘设施、机械化清扫、防尘绿化五道防线,严格“汽运煤”禁令,加快“公转铁”步伐,全长14千米的黄骅港皮带机管廊建成投用,投资亿元建成48个亚洲最大筒仓群,建设了长达10.18公里的防风网系统,新增绿化面积万平米,有效保障了煤炭装卸全程无尘目标。二是利用清洁能源促进减排。加快全电港口建设,将30台电动自卸车引入港口运输装卸领域。目前沧州黄骅港建有岸电设施23套,“电动卡车+皮带廊”物流运输模式,年可替代电量近万千瓦时,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近8万吨。三是发展港口旅游产业。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对黄骅港一千吨煤炭码头功能进行转型改造,使东渡旅游码头成为省内唯一专业旅游码头。目前,正全力推进东渡旅游码头二期、海上休闲观光平台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绿色港口游”,通过压舱水回收,建设人工湿地及工业旅游绿色观光通道,打造成全市唯一国家3A级工业旅游景区。沧州黄骅港被《中国水运报》评为“中国最美港口”。四是打造绿色智慧港口。以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运营的绿色环保港区为典范,统筹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安全体系建设,成功申报多式联运示范基地,逐渐形成集绿色港口、物流供应等为一体的绿色智慧港口。
作者:刘翔许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