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千亿市场,大有可为

过去五年,航空货运门到门履约需求快速增长,伴随货航混改落地、物流商参与度提升,中国航空货运正加速物流化转型。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冲击再次警醒航空物流安全的重要性。在消费与产业升级的带动下,我们预计中国航空物流有望重演本世纪初美国航空物流的大发展,成长为收入规模超亿元的市场,受益于品牌出海和物流化转型,中国航司有望充分享受这一轮行业发展的时代红利,涌现出2-3家世界级的航空物流巨头。

摘要

中国航空物流远期规模预计超亿元。中国航空货运(港到港)市场规模亿元,对应的航空物流(门到门)市场超亿元。中国航司大部分仅提供港到港运输,成长空间巨大。1)结构上,年国际航线占量收的80%以上,近五年贡献90%的增量,其中中国航司总份额仅为37%,提升空间较大。2)需求端,消费升级带动空运门到门履约需求快速增长,快递、电商贡献64%的空运增量。我们认为伴随品牌出海和产业升级,中国航空物流有望复制本世纪初美国航空物流大发展,成长为规模超亿元的市场,跨境电商、国际2B物流将是更有增长潜力的赛道。3)供给端,全货机是门到门履约的基础,国内6家航司跻身国际航线全货机市场前十名,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我们认为,只要能加强门到门履约能力,提升服务附加值,中国航司有望在对外竞争中加速渗透。4)政策面,民航局陆续出台全货机、时刻、机场货站相关政策。三大货航混改均转型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商,有望进一步带动中国航空物流快速成长。5)短期看,进出口需求旺盛是运价保持高位的原因。我们预计,国际线运价或将在4Q21-1Q22逐步回归常态。

货源、节点、运输三要素决定航司长期价值。门到门履约要求管理赋能全流程。1)货源端,货代参与度高但集中度低,且行业进入门槛不高,门到门履约能力强的公司有望继续渗透。2)节点方面,机场资源稀缺,龙头航司在国内机场有先发优势,但海外枢纽布局不足,机场货站毛利率高,收入利润主要取决于业务量。3)空运环节,优质航线稀缺,三大货航有一定规模优势,但全货机运力规模仍然较小,产品定位和精细化管理决定了航司盈利能力。对比来看,航空公司、货代公司、第三方物流商都在特定环节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只有卡位关键节点、具备精细管理、形成独立品牌、抓住优质货源的公司,才能拓宽护城河,实现跨越式发展。航空物流行业壁垒较高,成本效率是核心竞争力,投资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gl/84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