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上海1000多万人下半年上海工会将

在上海市总工会十三届十次

全委(扩大)会议上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莫负春

做了工作报告。

下半年,

市总将做这么多实事!

快一起来看看吧↓↓

下半年主要任务

(一)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蓝图,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上海新一轮发展作贡献。

一要加强思想引领,筑牢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认真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面向基层和职工群众,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和形式方式,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教育活动,及时、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精神要求上来。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劳模大讲堂、劳模精神进校园、劳模网上讲堂等各种形式,推动劳模精神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增强大局观念,强化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意识,确保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以实际行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要贯彻中央和市委要求,推动出台本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贯彻措施。

■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精神,根据市委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市总工会作为本市贯彻落实中央《改革方案》工作机制办公室的协调联络作用,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委等30多个部门和单位,按照专题、行业、地区、国际比较等类别开展系列专题调研,找准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短板和突破口。

■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研究上海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措施,着力破除机制障碍和政策瓶颈,并加强推进落实、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

三要以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聚焦自贸试验区改革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发明创造等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命名第七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对“十二五”期间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回头看”活动,并以争创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做好工匠人物和工匠精神的宣传,开展上海工匠选树命名工作,制作第三季《上海工匠》纪录片。

■会同市人社局等组织开展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职工技协建立专业技术委员会、举办职工技能比武大赛,不断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的职业技能发展机制,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水平。

■完善职工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与市文广局、市体育局、上海开放大学等的协调合作,推动各区职工文体场馆公益转型,促进职工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四要广泛搭建职工成长成才的平台和舞台,深入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

■继续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组织劳动竞赛观察员队伍,推动区局(产业)工会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大局开展竞赛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继续对群众性劳动竞赛实施市级专项表彰,激励一批从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竞赛质量评估机制,对申请市级专项表彰的竞赛活动按10%的比例进行抽查评估,加强对竞赛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推动竞赛提质增效。

(二)持之以恒推进工会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工会改革实效。

一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社会各方力量、激发全社会活力的讲话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针对上海超大城市产城融合的特点和规律,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企业和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促进党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格局的健全完善。

■充分发挥工会广泛联系职工的优势,统筹整合区域资源,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鼓励基层工会自觉融入、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工会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根据产业和职工分布,结合城市管理网格建立工会基本网格单元,把工会服务职工的责任主体、服务资源纳入网格体系,依托信息化手段,联通企业、职工和服务资源,实施精细管理、精准服务。

二要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

■以全总总结推广“顾村经验”为契机,推动全市各区、各街镇全面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工会改革。

■不断深化改革内涵,坚持依法依规,坚持职工为本,加大改革集成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手段,进一步破解依靠职工建会难、职工会员意识不强、基层工会不敢不愿维权、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非公企业工会建设的瓶颈难题;针对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特点,明确“小三级”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创新劳资沟通协商的制度平台,开展常态化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工作,推动非公企业工会从根本上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加强改革成效评估及运用,以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评价为基本导向,把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作为评价地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责任和工作层层压实压紧。

■加大财力保障和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非公企业工会经费差异化改革指导意见,推动建立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三要研究部署国企工会改革。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国企工会工作的短板和瓶颈问题,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本市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国企工会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探索推动将保障职工权益的制度机制纳入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服务职工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推动国企工会更好地服务大局,创新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加强国企工会组织体系和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企工会在全市工会中的基础性、示范性作用,树立工会工作标杆,带动工会工作整体发展。

四要持续创新建会入会方式。

■深刻把握新时期用工方式、劳动关系等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对新型就业群体的研究,进一步推动物流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等群体的入会和所在企业建会工作,努力寻求新技术条件、新生产方式、新企业组织形式下各类职工群体建会解决之道。

■做实企业外入会工作,用好“两非一无”(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劳动关系和无单独建会工会)会员经费保障政策,深入开展该类职工群体的入会建会、会费收缴、经费申请、会员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受益面。

■完善网上入会工作,建立网上入会通报制度,加强会员实名制管理和工会组织动态化管理,让职工更加方便地加入到工会中来。

■继续推进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创意园区、商务楼宇工会工作,会同市科技工作党委、张江高新区管委会重点推进建立张江“一区二十二园”工会工作的长效机制。

■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行业工会建设的思路措施,切实提高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工会建设。

■强化网上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一体化联动建设,制定《上海工会网上工作行动计划》,以扩大覆盖面、提高精准度、增强互动性为原则,推动工会组织网上联通、工会事务网上办理、工会信息网上推送、职工群众网上互动。

■完善上海工会网上服务平台,以“身边的工会、温馨的家园”为理念,进一步优化升级“申工社”APP,不断强化劳权资讯、宣传教育、职工服务、活动参与、诉求表达等各项功能,打造具有工会特点、广受职工欢迎的网上服务平台。

■实施上海工会网上工作平台迭代开发建设,无缝对接“申工社”APP、“申工社”







































白癜风的治愈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cp/8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