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第一章至第二十章
点击阅读第二十一章信心与医治
点击阅读第二十二章婚姻及宣道的呼召
点击阅读第二十三章排队
点击阅读第二十四章非洲大复兴
点击阅读第二十五章第一笔产业
点击阅读第二十六章威尔斯圣经学院
点击阅读第二十七章购买第二笔产业
点击阅读第二十八章第三笔产业和儿童之家
点击阅读第二十九章祈祷书和爱德华八世
点击阅读第三十章万民的福音使团
点击阅读第三十一章衣索匹亚
点击阅读第三十二章圣灵降临
第三十三章第四笔产业和犹太人
豪威尔下一个负担是犹太人。在我们回溯到他和学院为以色列长期代祷的那些年日中,我们看到他们代祷的第一个果效,就是犹太人的重返家园和以色列的建国。在这个负担最初临到豪威尔的时候,这件事情看来毫无成就的可能。这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事,虽然早就有先知预言并记载于圣经上,但是一直等到上帝在人类中找到愿意信靠和顺服祂的管道,才终于发生。预言不单须由先知宣告,也必须靠信心来成就。
这个负担第一次临到豪威尔是在一九三八年九月三日,那天他看到报上登载的新闻后,意大利宣布所有在意大利境内的犹太人,必须在六个月之内离开意大利。同时,在德国反犹太的行动中也十分激烈。因此,使得豪威尔想到应该让上帝的选民归回到他们自己的土地上。他在聚会中说:
九月三日:「我对这群人有极重的负担,所以我希望上帝把他们的重担放在我身上。魔鬼正利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把犹太人送回他们自己的土地,先知的预言就要因此应验了,这也表示末日快要来临了。我热切盼望帮助这些上帝的选民返回他们的家乡。」
九月五日:「以赛亚预言上帝的子民第二次返回故土时,是上帝从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犹太人(赛、2章),这正是今天的情形。圣灵很希望借着某人助他们返回。我求上帝更深地感动我,让我明了这群人民所遭受的痛苦。」
九月七日:「但以理在看见被掳的七十年将尽的时候,他能靠着上帝一种奇妙的方法带领祂的百姓归乡。我们一定要有信心,确信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时说,犹太人必能居住在那地的应许会成就,而不只是同情犹太人。上帝曾经感动那掳掠犹太人的波斯王古列出钱帮助他们返乡,祂必能再次做到,只要有人相信祂。我确信外邦人得救的数目已快满了,在主再次降临的时候,犹太人一定要回到故土。」
九月十一日:「我回想过去我曾为流浪汉代祷,并在小城中做一个拿细耳人,又曾为印度的寡妇、肺病病人和宣教士的子女祷告。如今,上帝呼召我们负起对犹太人的责任。」
他接着又向众人叙述,上帝如何明确地指示他要为犹太人募款十万磅,并要坚信这事必成就。于是当天他们一直为这笔钱祷告。
几周后,消息传来,说希特勒在波兰边界逐出数千名犹太儿童,于是豪威尔的负担更加沉重了。他对学院说:「当我看到报上这段新闻的时候,实在痛苦极了。没有人知道这些儿童的父母有多难过。圣灵就像一位父亲,而如果我是那些家庭被摧残的孩童的父亲,我难道不会立刻为他们寻找一个庇护之处吗?圣灵与欧洲大陆所有的犹太父母一样难过,若我们不能感受这些犹太儿童所遭受的痛苦,超过我们自己的任何痛苦,就无法真正为他们代祷。要是你向父神发出的呼求不是出自于内心,你的祷告就无法感动那坐宝座的。仅有口中的言语是不能算数的。」
为他们预备一个家像往常一样,一旦他对某件事有负担,他就确信是上帝要他做一些事。这次他也同样问上帝要他做什么,答案是:「为他们预备一个家。」豪威尔过去已凭信心买下三笔房地,如今上帝要他经历财务上更大一次冒险。一开始他本来打算租一位刚过世的朋友马利诺斯爵士(SirPercyMolyneux)的房子,他估计那里可以容纳五十位儿童,但是房子的新主人不同意出租。他试着接洽另外一栋较大的房子,可以容纳二百五十位,但又被拒绝了。然后在一天夜里,上帝轻声对他提到「潘勒盖尔」(Penllergaer),一座他曾听过但从没见过的庄园,他知道那是天鹅海地区最大的庄园之一,地主是李文爵士(SirCharlesLlewelyn)。探询之后,得知那座庄园占地二百七十英亩,而且曾有罗马天主教人士出价一万四千英磅,购买园中的一栋建筑和两块田地。所以他晓得买这笔房地至少要花二万磅。
接下来的两星期,学院的聚会都为此祷告。到了十一月二十六日,他断然地宣布:「我将要买一笔新的产业,也许就在下星期。我愿意冒任何险,以求帮助犹太人。」
他去找房地产经纪人的时候,发现他己没有时间可耽搁了,因为早已有别人出价要买了。他必须在廿四小时内决定买或不买。那天他在聚会中说:「有一些人合伙来买潘勒盖尔,我只能靠三位一体的神做我的合伙人。」第二天他又说:「今天他们告诉我,我是最后一位可以出价的人,所以我提出了高过那些财团的出价来购买。之后,经纪人答复我说,那笔房地产决定卖给我们了。他今天晚上就要写信通知地主。」
买卖成交了。他们须付二万英磅,而这时他们一分钱也没有。过去他们凭信心买下的几笔产业和这次相比,可算是小巫见大巫。既然上帝在这些年间一直带领他们安然度过一切难关,即使这次是最大的一次考验(事实上也的确是),他们一定也能过关的。何况这次在购买潘勒盖尔的过程中,出奇地顺利,比买一套衣服还容易。几天后,一位学院的好朋友来电,给了他很大的激励。那位朋友说,豪威尔既已把他一切所有都为潘勒盖尔摆上,他也愿意同样的付出。为此,他将出售一栋他父亲给他的空屋子,把售屋所得全部奉献出来。
这座花园实在美好,远超过其他三座。有一栋大楼,连接着许多附属建筑,还有七间住房,一座私有农场和广大的花园,过去约翰李文爵士雇用了十五名园丁来照顾这座花园。这座庄园以拥有多种树木闻名,天鹅海大学还曾经借来供学生上植物课之用。园中的河流和湖泊占地十八公亩,可供人垂钓鳟鱼。从大门通往大厦的车道约有一又四分之一哩长,两旁种满了杜鹃花,风景十分幽美。
在这里,豪威尔看见了一个异象,那些被迫害的孩童们将沿着怒放的杜鹃花道来此暂时栖身,而这里就是他们返回家园——巴勒斯坦的中继站。那块地至今仍是流奶与蜜之地。
报上刊出了有关这间「在威尔斯为犹太儿童难民预备的避难所」的消息,伦敦的报纸也以头条新闻报导。他们开始与内政部官员交涉,申请批准接引数百名犹太儿童入境。每申请一位,必须缴交五十磅的保证金,而且接他们来之后,还有更重的经济压力。
放弃先前的产业上帝接着又呼召他们准备为另一笔庞大的金钱祷告,这笔数额之巨大是空前的。祂要学院祈求十万磅的奉献。豪威尔曾说:「在信心的生活中有一条金科玉律,那就是基督徒要是希望上帝感动别人为上帝的事工奉献大笔的金钱,他必须自己先付出,即使他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他也必须假设在他有的时候愿意付出。」在这个原则下,上帝持续好几天给他特别的启示,而整个学院也都感受到了。在一个主日早晨的聚会中,他向大家说明上帝给他的启示,并告诉大家他决定要把现有的三笔不动产——格林德温、德文甫、史凯提伊莎都卖掉,以当时市价估计,三笔产业约值十万磅,他准备将这十万磅当作为犹太人筹募的第一笔基金,并把学院和儿童学校迁到潘勒盖尔,与犹太儿童一起合用那地。这样的决定,使得豪威尔太太必须牺牲过去靠这三笔产业所做成的圣工,而要另外在潘勒盖尔重新建立基础。起先她以为上帝不可能真要他们这样做,但她听到豪威尔向会众宣布之后,她知道这事已成为定局。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她在聚会结束时,一定已泪流满面。她单独在上帝面前面对这场争战。她没有去参加下一堂聚会,也没吃午餐,但是在三点钟的时候,她心中的障碍完全消除了。上帝让她看见亚伯拉罕带着以撒走上山,要把以撒献为火祭的景象。豪威尔并不知道他妻子这段心路历程,当天下午他正巧就用那段经文来证道。聚会结束时他请她做结束祷告,会众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处理出售这些产业的事宜。军方早已买下附近几块地做为训练的基地,并已探询学院这几笔财产。于是豪威尔开始与军方洽谈这笔交易。几个月后军方将领决定不要在这个地区继续发展军事基地,幸好他们的交易记在军方做这个决定之前,所以买卖没有受影响,可见得主在这件事上没有为难祂的仆人。
以膝盖抵御战争同一段时间,学院举行了一连串的聚会,因为主要他们暂时将宣教的呼召摆在祭坛上,让圣灵帮助他们取代犹太儿童难民父母的职份。对很多人来说,这实在是一种很大的牺牲和顺服,因为虽然当时他们还没有具体地开始宣教工作,但都己有宣教的心志。其实这就是上帝奇特的智慧,在未来战争的几年中,让这大约一百二十人的团体都被圣灵分别出来,过代祷的生活。而且,上帝再一次利用明确的呼召来装备祂的仆人,以进入另一层更高的属灵地位。藉着这样的方法,上帝和祂的军队将要以他们的膝盖来抵御战争,释放世界,使全人类都能获得福音。
就在他们预备接犹太儿童的时候,德国人已正式宣战,使他们不得不改变他们的计划;而当时已有十二位犹太儿童抵达英国,成为学院大家庭的一份子。这对豪威尔又是一次考验。他说:「当你试图为上帝做一些事的时候,好像什么不如意的事都会临到,尤其是这一次,在我己为这些儿童买下潘勒盖尔,战争却爆发了,使我无法把他们接过来,还有比这更糟的巧合吗?但是只要这事是出于上帝,你就无法抱怨。既然是上帝的话把你领入这场试炼,那么你最好再回到祂面前,把重担交还给祂。这件事表面看来似乎是一场大错,我必须为这个决定负责,然而我并没有向祂质疑。不管魔鬼怎么说,我知道这绝不是一次错误的决定。而且即使不能把犹太儿童接来,我们还是遵照上帝的旨意买下那笔产业。祂告诉我们,将来这笔产业要为祂的国度孳生千万磅的财富出来。」
神奇妙的恩待上帝真是何等地奇妙!第一,拥有这笔产业使得那些蒙召过代祷生活的青年,因为有许多工作必须完成而留在学院中。在那几年里,他们的时间都用来砍伐那片土地上的树木,也因此而免于被征召做其他的工作。在战争期间,主又指示豪威尔筹划在土地上兴建一些房舍。幸好有这个从上帝而来的指示,使他们节省了很多钱;因为后来政府立了新的法律,所有进行开发工作的土地都必须负担税捐,但是若开发的计划在某一特定日期前已完成者,即可免除纳税的义务。获得免税权利的案例很少,潘勒盖尔却是其中之一。这样一来,他们虽然兴建了新的房舍,却也为上帝的府库节省了许多开支。潘勒盖尔大厦后来奉献给巴纳德医生,收容战争造成的孤儿。后来,理事会发现这栋大厦的维修费用过高,而把它转售给格兰摩根郡的议会,改为智障儿童的学校,但周围土地的所有权仍属于圣经学院,转售所得十分可观,应验了上帝向祂的仆人过去所做的承诺——那地要为祂的国度孳生财富。
重返巴勒斯坦在战争期间,虽然他们向上帝的祷告主要是为国家大事而求,但是犹太人从没有被忘记。就像豪威尔说的:「战争爆发后,祂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犹太人移转到『野兽』(当时流行话,意指纳粹系统下的魔鬼)身上,并且教我们要『战胜牠』。」后来战争结束,在一九四七年的十月和十一月,他们又为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而连日祈祷。豪威尔说:「我们为此祷告,是因祂会在四千年前与亚伯拉罕立约,要把祂的子民领回这块土地,因此,巴勒斯坦应该重新成为犹太人的国度。」
学院面临的疑问是:犹太人既然没有在一九一四到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返故土,难道他们就能在这次战争之后回去吗?然而他们看见上帝建立了联合国,安理会正式考虑巴勒斯坦的问题。英国从当地撤军的消息传来后,学院立刻为此举行感恩的聚会。在那两个月中,曾有十一天的聚会,特别为联合国的表决结果而祷告,祷告既感人又有力。投票日当天,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他们更加迫切地祷告,然而那天分割巴勒斯坦的议案却没有提出表决。于是学院又继续密集地祷告,在祷告中,他们由信心看见「上帝的使者正在影响那些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人,要他们为上帝的选民而工作」,并且对得胜有完全的把握。第二天,消息传来,联合国以三十三票对十三票,通过了分割巴勒斯坦的议案,决定了以色列的建国。学院都欢喜地宣称「那日对圣灵来说,是两千年来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日子之一。这么多世纪以来,没有一点迹象显示这个地区要交还这群被击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然而在主与亚伯拉罕立约后的四千年后,祂竟召聚这么多国家,令他们把这么大一片巴勒斯坦的土地交还给犹太人。」
主也给了豪威尔一项特别的亮光,是有关阿拉伯人的。他说:「上帝让我安静了好几天,向我启示阿拉伯人的景况。在创世记十六章2节中,上帝说以实玛利要『住在众兄弟的面前』(译自钦定本),这是个问题。上帝的意思是否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要住在一起?亚伯拉罕爱以实玛利,并且希望他继承他的产业;行作万事的上帝宣告:『我已祝福以实玛利。』阿拉伯人只敬拜独一真神,上帝是不是定意像赐福犹太人一样赐福他们呢?他们将要为犹太人提供庇护(赛2章3?5),而且是首先到耶路撒冷向王敬拜的(赛60章7)。正因为我们曾对犹太人有特别的负担为他们代祷,所以我们也应该关心阿拉伯人的事。他们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圣灵是否能够拆散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阻隔,使他们同样在一个家中蒙福?阿拉伯人当然也是上帝的子民,只要他们肯为犹太人提供庇护,使犹太人可以居住在他们的国内,躲避纳粹野兽的毒手。」
亲爱的弟兄姊妹:
盼望大家预备存粮!
尽快获取!尽快分享!
互/联/网/的/平/台/可能被/封!
恳请众肢体,复制下列文字及图片!
分享给我们更多属灵家人!
及时下载到你的电脑及U盘!
备份!备份!
百度网盘备份
伍佰本属灵书籍及海量音频资源!
获得免费资源方法:(首先需要下载、安装、注册百度网盘哦!)
直接添加百度网盘账号:ZY
几个征兆!可看出····欺骗的灵!
辛班尼发出為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
领受新的脊骨以勇猛的胆量前进!
神的超自然能力---释放末世权能!
“一种恐怖主义会临到中东,一匹····
主说:“年--是预备之年!”
攻克一切的邪术の被邪灵·····
细罢特月--你的根因生命的水而滋养!
“祷告与禁食:有能力的双胞胎!”
如何面对将要来的逼迫和苦难!(上)
如何面对将要来的逼迫和苦难!(下)
支付宝认献账号: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