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这些举措将打造五中心一枢纽,

今年上半年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

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城市能级水平体现城市价值,决定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必须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当前,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心无旁骛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成都,许你一个美好未来

未来的成都

将成为五中心一枢纽

潜力不可限量

西部经济中心

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

力争到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

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

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

重点支持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

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大力支持五大优势产业

领先发展、规模发展

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

同时,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西部科技中心

创新是新一轮发展的源动力

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能力的源头

企业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

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成都将——

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

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

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

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引导高能级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

加快在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打造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

强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

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

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发展

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

打造数据中心、工业设计、行业认证、成果转移转化等

高新技术服务公共平台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

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

标杆企业、领军企业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

有效激发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需求

西部金融中心

年金融业增加值亿元,占GDP的11.4%

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万亿元、2.7万亿元

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居第五位

在“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中居第三位

但这些,远远不够

在未来,成都将——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

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

强化上市培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服务

力争年企业直接融资率达60%以上

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

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分行、结算中心、

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

形成资金积聚效应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投资体系

强化创投融资服务

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西部文创中心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将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大力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

力争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

推动文创产业和制造业、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开发实施一批兼具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文创融合示范项目

构建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要把文创产业作为向城市注入人文理念的主通道和改变生活方式、

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

合理布局一批文创示范园区、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

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同步推进

着力打造时尚体验、购物娱乐、美食品鉴等多元一体的文化商业集聚区

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引入特色文化、强化创意设计

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

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感的“良品美器”

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

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对外开放起步较晚

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成都已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

现在的成都也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

到法兰克福只需10小时,比京沪广深少2小时

接下来成都将积极主动运用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

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

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充分发挥驻蓉领事馆和国际友城在中西部领先优势

搭建更多境外投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构建经贸机构合作伙伴网络

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充分利用家在蓉落户的世界强企业资源

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趋势

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

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

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

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建设

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成都

用足“两港”资源,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

成都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将形成“一市两场”格局

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

成都国际铁路港远期设计

吞吐能力达万标箱、万吨散货

蓉欧班列已联接国内11座城市和欧洲、中亚腹地

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依托在蓉央企、外企

支持优势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

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

加快“成都智造”“成都服务”走出去步伐

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将着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

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

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

南向开放地区贸易合作

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

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

联合建设海外仓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平台

将“成都造”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

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

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整合

巩固优势制造业供应链高地

推动物流业与信息产业整合

鼓励第四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

推动物流业与金融业整合

设立供应链金融交易平台和产业基金

努力将成都打造为“一带一路”

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管理枢纽

来源:成都日报、成都发布等

赞赏

长按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cp/10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