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全市脱贫攻坚第四次产业扶贫现场会召开。市委书记王军强调,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要义,要落实产业扶贫载体和平台,要在发展村级集体合作社上动脑筋、下功夫、求突破,细化村级合作社发展规划和措施,完善奖惩机制,真正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市领导雷鸣、华德强、蔡晓军参加现场会。
王军强调,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到产业扶贫是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要义,是能否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保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抓扶贫工作的专职副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产业扶贫上。产业扶贫这篇文章做实了,在推进基层党建、壮大集体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上都将融会贯通、豁然开朗。要紧紧扭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充分挖掘和运用好林州丰富的经济元素,量体裁衣,找准持续增收路径,坚实走好每一步,真正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
王军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落脚点和发力点是产业扶贫。发展产业要以集体经济作为根基和定盘星,只有集体经济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才能丰富和助推产业发展。发展集体经济要靠支村两委、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机制保障这三要素做支撑。载体和平台就是农村集体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营,规模生产,让土地生金。我市贫困人口中,大多数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丧失劳力。发展农村集体合作社,让贫困群众入社分红,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就是继光伏产业扶贫全覆盖之后,又一项重要的产业扶贫举措。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打消地块分散、没有能人带动、挣不到钱怎么办等顾虑,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动员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入社,尽快搭起台子,唱好场戏。
王军强调,要明确要求,完善激励机制。农村集体合作社要有实质性运营,决不能是空壳子、空架子。要在麦播时节开始前,动员贫困户把土地流转到集体合作社,保障贫困户收益。农业结构调整要量化,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克服惰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加速提质。要开动脑筋,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多个产业扶贫措施,确保贫困群众收入远远超过贫困线标准,实现永久脱贫。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根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加强督导检查和问责问效,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委副书记雷鸣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华德强就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政策落实、“六改一增送温暖”等专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市领导蔡晓军具体安排部署了产业扶贫工作。
会前,与会人员还到城郊乡幸福庙荒产业扶贫基地、魏家庄农家乐产业扶贫基地,姚村镇薰衣草扶贫基地、海青绿色家庭农场,任村镇中乔大三农产业扶贫基地、前峪村农林牧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进行了现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