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改革开放40年是风起云涌的40年,有这么两组数据足以呈现:年,中国GDP总量为亿元,是个不折不扣的边缘国家;年,中国GDP总量88万亿元左右,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元,全球倒数榜上有名;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元左右,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我们统计这40年的人均GDP,绘出一副折线图,其每个端点上都孕育着不同伟大的公司:人均GDP达到美元时的四川长虹(SH:);人均GDP达到美元时的中国平安(SH:);人均GDP达到1美元时的万科A(SZ:);人均GDP达到美元时的上汽集团(SH:)和贵州茅台(SH:);人均GDP达到美元时的好未来(NYSE:TAL)和新东方(NYSE:EDU);人均GDP达到1美元时养老巨头崭露头角;……(点击看大图)每个时代的伟大公司都串在一条“人均GDP增长曲线”上,并以此串起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所有回溯都是为了再度出发,40年亦是一个新的起点。沿着这条增长曲线的延伸脉络,中国价值投资者所仰仗的这些“明珠”眼前的下一个历史性机遇,正徐徐展开。01增长曲线上的明珠人均GDP美元的家电(年),八十年代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正式被九十年代的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取代。四川长虹是那个时代的王者,上市时踏准人均GDP的步点,五年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当之无愧的彩电之王。但本质上产品同质化,屏幕需要不断升级加大资本投入,海量的无序竞争,这三把利剑让四川长虹最终在中国家电产业中忝陪末座,实在让人不胜唏嘘。人均GDP美元的保险(年),这一阶段正式步入保险“S”曲线的高速增长期,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保险公司,依据经验生命表的科学方法,用商业保险捍卫家庭和团体,把天有不测风云的损害降到较低程度。过去十七年,中国平安寿险保费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与国运。未来10-15年,仍然是中国平安的黄金成长期。参考国外经验,人均GDP到达三万美元时保险才进入成熟期。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消费升级,随着大众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习惯随之改变,再加上对社会层级下滑的担忧,比如意外和疾病等情况,购买商业保险愈加成为社会共识。(注: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天风证券,从保险深度来看平安寿险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人均GDP1美元的房地产(4年),年福利分红寿终正寝,六年过去了房地产市场才彻底井喷,配合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万科的收入4年之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从77亿到亿元。持股近30年狂赚多倍的刘元生,赚的钱主要来自后面1/3的时间。据克尔瑞地产数据,万科年销售面积万平,合同销售金额亿元,两项数据分别位居中国房地产开发商TOP的二、三名,错过了年起“旧改”那一波红利的万科稍显掉队,未来存量竞争的时代,试看万科还能不能夺回失去的铁王座。人均GDP美元的汽车(5年),这一阶段个人购车爆发式增长,而且后劲十足。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主机厂,满足消费者从“四轮子一条沙发”到“四轮子一台电脑”的需求。十二年来上汽集团的年销量,从当初万辆到如今(年)的万辆,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在全球有四个创新研发基地,分别位于美国硅谷、英国、泰国罗勇、印尼。按《财富》杂志排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七的汽车龙头。(点击看大图)人均GDP美元的教育(9年),这一阶段教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点。“千秋大业,重在教育”的口号深入人心,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没有家长会容忍孩子输在起跑线。所以教育股群雄并起,出了好未来和新东方这样的牛股。只要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不变,只要家长消费能力不大幅下跌,好未来和新东方这种龙头能够继续牛下去。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人均GDP曲线上,还有很多譬如贵州茅台(SH:)、格力电器(SZ:)、恒瑞医药(SH:)这样的优秀公司,篇幅有限我们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更多人均收入导致更高端需求。那么,循着人均GDP增长的路径,未来还有更多机会!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元左右,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坚信,我们能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是人均GDP高于美元。正如前言,所有回溯都是为了再度出发,但出发往何处呢?02“畅想”高收入国家的产业机遇在这里我们以大洋彼岸的那个发达国家为参照,畅想一下今后几个重点的产业机会,太阳底下无新事,别人的昨天路,就是我们要前行的今天。首当其冲要说一下生物医药,大药企或者临床公司研发的创新生物药,首发的价格能吓死你:默沙东的Keytruda,15万美元/年;诺华的kymriah,47.5万美元/年;荷兰UniQure公司的Glybera,万美元/年。价格高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些药针对的发病率小,也就是说总体病人少。上述Glybera治疗的脂蛋白酯酶缺乏症,发病率为1/万。只有当人均GDP升高到一定程度,药企衡量病患群体的总体可支配财富能覆盖新药开发的成本,并有所收益的时候,这些创新药就进入开发流程。相对来说,我们的生物医药还处于起步阶段,模仿成熟的靶点主打国内市场,比如现在大热门PD1。百济神州-B(HK:)、信达生物-B(HK:)、君实生物-B(HK:),还有老牌的恒瑞医药(SH:)四强争霸。像定价10万/年的君实生物,如果进医保报销个70%,这完全在老百姓的支付能力之内。到时候我们的PD1产品比美国人用的还便宜,上面说的默沙东的Keytruda,美国售价15万美元/年,中国售价30万人民币/年,你没看错,单位是人民币!因为我们研发能力跟上来了,外国药企不定低价卖不出去。中国未来一定会有生物制药领域的超级大公司,不管是不是足够开放,从仿制药到生物创新药惊险一跃,拥有无数拥趸的恒瑞,其实都我们期待。因为最后受惠的是我们全民族,你想想要是没有这四家公司你是,默沙东Keytruda的定价可能现在的五倍十倍。同样值得看好的还有高端制造,用刘慈欣的话讲,“信息技术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人们现在更喜欢通过VR体验虚拟空间,而不是探索充满真正困难的真实空间,你答应给我一个星星的海洋,但你实际上给了我Facebook。”高端制造的终极目标的太空移民,关乎人类生存空间,这是最有远见,最有梦想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我想说的是ElonMusk,他从清洁能源的太阳城(光伏行业不行,公司上市几年后私有化了)和特斯拉,再到火星移民第一步,发射火箭造飞船、还要做太空网络的SpaceX,每一步都让人震撼。我们有高端制造品相的,除了制造了月球背面行走“玉兔二号”的大国重器——航天系统的上海航天。民营方面,比亚迪是一家值得一提的公司,从新能源汽车到动力电池,再到云轨项目,可以看出比亚迪是一家技术驱动的高端制造公司。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24.78万辆,去年是11万辆,增长了%。汽车行业整体惨淡的情况下,比亚迪体现出了它的过人之处,这家被芒格看中并矢志不渝的公司,正逐渐展现它的价值。高端制造里面,工业富联也是很有价值的。先进的运作模式(公司低价拿订单倒逼生产线改进),机器换人的智能工场,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价值,这些都将使它在未来产业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再就是最前沿的科技产业,这一块需要高度重视。年AlphaGo与李世石惊世一战成名,Google用它的AI深度学习,带着我们飞速奔跑进科技的时代。未来,也许科技产业不发达的社会,将被外国科技巨头掠夺和奴役!放眼望去,孵化科技独角兽最多的中国平安最值得剖析。我们前面说了他保险还有黄金十年,但更需要高度重视的是金融科技和生态圈布局。中国平安核心科技有三: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和Cloud云技术。一切的科技都要在商用中提升,没有商用来改进和提供资金就是闭门造车,海市蜃楼,这方面平安很有优势:(1)商业场景。金融:28家子公司,全金融牌照支撑;医疗:覆盖约家医院、约2万家诊所;汽车之家:中国最大的线上汽车服务平台。(2)海量真实数据:覆盖超过8.8亿人的金融、财政、交通、医疗、教育、生活海量数据;覆盖万企业。(3)人才:7大研究机构;25大研究实验室;+顶尖科学家,2名技术人员。(4)持续投入:过去十年累计科研投入约70亿美金;未来十年将持续投入亿美金;高利润、高收益的核心金融业务推动科技投资,占集团年收入1%。(点击看大图)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平安科技赋能的不只是金融子公司,还是五大生态圈——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伴随着个人融资需求满足,病人排队时间减少,汽车线索转化率提升,城市空气道路环境改善等问题的解决,平安的科技能力将快速提升,这将为它赢得未来。03伟大的公司都是时代造就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从人均GDP和参照发达国家对未来产业推演两方面,复盘和找寻优秀的公司的时候,两次出现了中国平安这家公司,其实这并不是巧合,有必要多讲几句,道出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投资坚持“改革开放”的平安、腾讯、亚马逊、Google等巨头,坐享跨时代的红利。你看,即使在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25.6%,创下年以来第二大跌幅。如此艰难的行情下,保险板块全年跌幅中位数30.8%,中国平安则只下跌17.5%。而且“A+H”股票里,只有3%的股票折价交易(港股的外资比A股的内资给出更高估值),平安是其中之一。真正伟大的公司更抗跌,能更好的穿越周期。诞生于深圳蛇口的中国平安,短短三十年,从一张4.4万元的保单起步,一次次蜕变成长为万亿市值的保险集团。全是因为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坚持改革开放。商业模式演化路径不说谎:从产险到产险寿险并重,从保险到金融的协同作战,从金融到“金融+科技”的战略升级,从“金融+科技”到五大生态圈(金融、医疗、汽车、房产和城市)对C端B端G端的综合赋能,中国平安遂得以始终站在浪潮之巅。作为佐证,应该注意到中国平安演化路径里的这些细节:吸收大量国际优秀人才进入高层管理团队;早期引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作为战投,加强规范治理;花大价钱请麦肯锡来理顺业务流和组织结构,敢于对自己“动刀子”;斥巨资建立全国后援中心,为业务创新提供基础支持;紧跟互联网潮流,并孵化出四大独角兽(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医保科技和壹账通);还在凭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技术等新产业继续超车;连续两年入选“ESG美好50指数成本股”,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颇有好评(这条一般投资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