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物流”的大环境与趋势下,物流企业急需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网络货运(原无车承运人)平台可以在物流运作、物流管理以及物流组织等方面显著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促进企业升级转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网络货运到底是什么呢?
年9月,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在系统总结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定义的网络货运经营,是指经营者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配置运输资源,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道路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网络货运经营不包括仅为托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提供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等服务的行为。
网络货运的含义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货主把货委托给平台,平台承运,承担承运人责任,平台又是货主,把货发给新的实际承运人,实际承运人承运。
那么网络货运经过哪些阶段呢?
12、13年的信息平台,最开始只是作为信息的发布方,平台赚取发布信息的服务费,但是由于货主、司机、平台的责任界定不清,出现了很多纠纷。再到后来,也是无车承运的萌芽(车货匹配平台),货主在平台发布信息同时,平台自己作为承运方,责任主体是界定清楚了,但是由于平台是运输方,就要给上游企业开运输发票,就要交10个多点的税,一般平台收取货主的服务费在6%左右,这个时候就又会发现税负成本太高。如果服务费收多了,货主司机就又容易私底下交易,所以平台开始找起了新的出路。
随着无车承运官方文件的出现,认可了无车也能运输的概念。平台与部分地区的政府进行洽谈,把当地留存的税收部分奖励给平台,减轻平台税负压力,让平台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短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留存奖励本身是个好事,但同时因为有当地留存那部分的奖励,一些平台在其中发现了“商机”,使得部分无车承运平台发展成了过票平台,甚至出现了票务乱象等不合规现象。
所以平台的合规性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无车承运”过渡到“网络货运平台”最主要的差别点就在于“监管”二字。年,网络货运的申报条件,较无车承运也有了大的调整。
这个要从网络货运资质办理的条件说起,首先要有一套具备八项功能的系统,系统要和省里打通,对接成功后,下发系统认定结果,同时ICP及三级等保的资质也要对应部门年检,分管明确,责任到人。
那申请网络货运资质需要什么,运营又需要多少成本呢?
关于网络货运的成本,这里有一份基础网络货运平台的成本分析,从系统认定到三级等保申办、ICP备案等都需要不少的费用。自己开发呢少则百万,多则千万,年头长的还要再加一个0,外面买呢,网络源代码的少则十几万,功能强一些的也要几十上万,这还只是开始。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隐性成本,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平台开发完、关键还需要运营,包括服务器、云服务、数据查询对比、电子签约、技术的后续支持以及维护、团队运营、全程的风险管理都会是一大笔的费用。因此物流企业要不要做网络货运,还要考虑结合自身战略规划、业务模式、系统搭建计划、人才团队配置、成本核算,以及所能达到的发展体量等诸多因素。
网络货运新政出台的意义
从国家决策层面来看,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新举措。从政府监督层面来看,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行动,从静态监管升级为动态大数据监管。从行业发展来看,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新办法。从企业创新层面来看,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发展网络货运,推动解决道路货运行业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货运经营者在配货理货方面的操心事、运费结算方面的烦心事、税收保险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帮助物流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