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ldquo疫rdquo实录用

?????????

疫情当前,有人逆行,有人坚守,有人奔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的人站了起来,挡在了广大市民面前,把我们的健康安全扛在了肩上。其中,有一群离我们最近的人,他们便是社区工作者。今天,我们走进街道5个社区,倾听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服务者讲述身边事,通过他们了解社区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坚实脚步,触摸社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淮海路社区:勇往直前的青春力量

于静静,年出生,是秦淮区最年轻的社区书记。主任袁芳,年轻社工中的佼佼者,她俩都是今年1月份到任履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她们临危不惧,紧跟着“前辈”们的步伐,站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行动诠释了年轻一代的使命和担当。“防疫工作让我们加速成长”是她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淮海路社区呈“L”型分布,老旧零散院落较多,小区防控任务艰巨。而社区工作人员加她俩才9人。为了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于静静和袁芳统筹安排,科学分配力量,所有社工分工不分家,硬是扛起了11个网格17个卡点的值守。为缓减防控压力,她们广泛发动居民党员、居民志愿者,积极倡导“我们的家园我来守护”。同时,借助机关下沉力量、辖区企业力量,参与小区防控,防疫的每一项工作,她们安排得井井有条。

除了卡点值守,她俩还每天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防疫宣传、做好居民的后勤保障。对在家自行隔离人员,定期上门慰问,叮嘱他们安心隔离,生怕遗漏任何细节,体现了“娘子军”特有的暖心和细心。

方正是年1月加入淮海路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入职一个月,就遇到了疫情,这一年多来,他的工作主旋律就是抗疫,已经先后4次被派到隔离酒店工作。

今年6月24日他第四次被派到隔离酒店,主要任务是分餐、处理快递、接收协调隔离人员的各种需求等。因为多次参加隔离酒店工作,他的心态已经调整的很好,不像第一次那么害怕、忐忑,各项工作也早已驾轻就熟,唯一难以习惯的是“每天不是穿白色隔离服就是蓝色防护服,全副武装太难受,每天衣服就贴在身上,黏糊糊的。”

在做好隔离酒店的服务工作的同时,他还要抽空负责梳理外籍人员信息,还有淮海路社区所有工单。“没有办法,这次疫情防疫战太艰苦了,每个人都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才好。”

方正说,回去第一件事,就是看望80岁奶奶,平时他和奶奶住在一起,家中的物资都是由他采购的,这两个月他什么忙也不能帮奶奶,还害得奶奶担心,老人三天两头打电话,颤巍巍的叮嘱他:“一定要做好防护。”

新街口商业街社区:守土尽责的网格力量

新街口商业街社区书记张莉和主任毕崇榕在这一轮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始终并肩作战。全员核酸检测期间,街道在社区设了两个检测点,每一轮核酸检测,她们都分别带一支团队全力做好服务。连续检测那段时间,她俩都没有回家,就在社区和衣而睡。“我已20多天没见过年幼的女儿了,有一天视频,女儿都不怎么搭理我了”,说到女儿,张莉满脸愧疚。

“60后”的老主任毕崇榕去年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丰富,也懂得照顾人。在第四轮核酸检测当天,社区凌晨1点接到保障任务,让大家早晨7点到岗。想到社工们可能到家才睡着,为了让他们多睡会,她自己不敢深睡,凌晨5点开始按照社工家离社区远近的顺序,预留好刷牙、洗脸和路上时间,掐着点挨个打电话,确保大家能按时到岗。

每一名社工都在为防疫默默付出。网格员于静除了参与核酸检测保障工作,还为30多名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点对点”服务。她管辖的网格游府新村都是7层楼的老旧居民小区,没有电梯,每天收完垃圾、送完外卖,消杀完毕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wh/98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