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医学越来越火,吃中医调理治病也变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但是中药的煎服是让很多患者头疼的问题,煎法不得当可能会使药效大打折扣。
不同功效的药是否煎法不同?
煎药的时间上有什么要求?
先煎后下包煎之类的是什么?
别急,小坊这就告诉您~
常用煎药方法
一般现在的中草药以小包装为主,每包里有7个小包(7天用量)。
每天取一小包放于煎药壶中,早晚或上下午各服一次。
煎药时,先用冷水将药浸泡30分钟,水量通常为浸没药面一指,每次煎30分钟左右。
药内的先煎药,要先煎15~20分钟左右;后下的可在药沸后15分钟以后放入,再煎2~5分钟即可。
怎样煎好感冒药?
治疗感冒的中药大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所以不宜久煎。
过煮会导致药性损失,有效成分散失过多。
煎药前先用适量水浸泡30~60分钟。用水淹没药材面即可。
特殊煎法大公开?
“先煎”
1.增加药物溶解度。
2.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副作用。
3.汤剂清洁卫生。
需先煎的药物?
1、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如石决明、牡蛎、龟甲、鳖甲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有毒性的药物,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落地金钱、商陆等,要先煎1~2小时。
3、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等只有先煎才有效。
4、此外,泥土多、体积大、吸水多的药物,如灶心土、金钱草亦宜先煎取汁。
“后下”的目的?
1.减少挥发油的损耗。
2.免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
需后下的药物?
1、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豆蔻等,一般在重要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药即可。
2、不宜久煎的药物,如番泻叶、大黄等。
“包煎”的目的
1、减少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直接入水焦糊锅底的情况。
2、使带毛的药物,如旋复花,在服用时不刺激咽喉。
3、使质轻、细小,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不会漂浮在水面,便于煎煮。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是:怎样煎药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呢?
贴心的小坊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实验!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呀~
医院药剂实验室,实验员将药材加水,水量高出药材1公分,浸泡一小时后,煎煮1小时,取出头道汤药。
然后实验员再加同量的水,煎煮1小时,取出二道汤药。
检测数据显示,头道和二道汤药的浓度分别约为50%和40%。
接下来,发挥汤药药效最关键的步骤来了。
实验人员将两道汤药混合,再次煎煮并浓缩到毫升。这时得到的汤药浓度高达约85%。
所以最有效的煎药方法就是将头道和二道煎出的汤药混合后再煮至一次饮用的量。
这么有效的方法
小坊一般不告诉别人哦!
原来看似普通的中药
在煎煮时有这么大的学问呀~
小坊为大家带来的
中医药知识小课堂
大家还喜欢么?
喜欢的话就分享给坊友们吧~
来源:医院、名医话养生
编辑:烜烜、实习生盛瑞璇
最近,小坊老是被问到↓
新升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