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红日初悬,晨辉洒满巍峨的阴山山脉,腾越阴山向北,至中蒙边境。甘其毛都口岸,一台台大型甩箱运输车辆满载着沉沉的煤炭驶向金泉工业园区;翻越阴山向南,至河套平原,巴运公司一辆辆冷鲜运输车辆跨江河一路奔向京、冀、鲁,沪、浙、粤等全国各地。
甩箱(挂)运输、冷链运输是现代新型的运输方式。甘其毛都口岸公铁联运公司自年使用甩箱(年使用甩挂运输)运输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甘其毛都口岸“内蒙古公铁联运公司”,正面吊车正吊起集装厢,准确而平稳地放置车身,司机驾驶着集装厢车辆快速驶出园区。内蒙古公铁联运公司负责口岸神华集团煤炭运输业务,一年煤炭运输量平均在万吨左右。据公司负责人李玉生介绍,公司运行甩挂运输和甩箱运输以来,效益大幅提升。以前一辆车,单程一次最少需要15-16个小时,而且每天只能跑一趟;使用甩挂、甩箱运输后,单程一次只需4-5个小时,现在一辆车,一天可以跑4趟,公司50台主车,台挂车,只集装厢,一天轻松跑趟,一天可以运送煤炭吨。
据统计,内蒙古公铁联运公司使用甩挂、甩厢运输后,在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上有了大幅下降。年以前,内蒙古公铁联运公司使用传统运输,一台车辆一天排队等候装卸的时间将用去5-10个小时,如果正赶上煤场下午下班时间,则要整整等候一夜,从头一天晚间20:00—8:00(次日清晨)等待12小时,方可装卸,因此一辆车一天只可单程跑一趟,拉运煤炭32吨。从年使用甩挂,年使甩厢运输以后,装卸时间先后由数小时缩短至10几分钟最后减少至5分钟,且无需等候,这时一辆车一天单程可以跑4趟(往返2趟),拉运煤炭64吨。司机不仅有了固定休息时间,而且公司也做到了人停车不停的作业方式。同时,终起点两端操作人员由18名负责摘重挂人员减至4名只负责驾驶正面吊人员。目前煤炭运输量已从年50万吨提高到年万吨。
此外,甘其毛都口岸大型涉外企业毅腾公司甩箱运输也即将运行!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毅腾公司是香港上市企业“易大宗”子公司,公司是集煤炭运输、仓储、洗选为一体的综合大型涉外企业,一年煤炭运输量为万吨。年,总投资2.28亿元的一期园区建成,(台车辆、只集装箱、25万平米硬化场地、8.9万平米封闭装车大棚),目前蒙方运营手续办理正在推进中。届时,每只集装箱的装卸时间将缩短至38秒,每天一辆汽车货损(运输中风刮、漏洒现象)公斤的原煤将全部挽回;公司现有的辆普通、高耗能大型货车将全部逐步淘汰,人力成本及运营成本随之大幅减少,煤场装卸时万丈黑烟也将消失殆尽,生态环保得到极大提升。
据悉,甘其毛都口岸年煤炭总外调.43万吨,其中火车外调.24万吨。年截止4月,甘其毛都口岸煤炭总外调.5万吨,其中火车外调.87万吨。
冷链运输是巴运公司货运的新动力!巴运公司是全市最大的综合运输企业,冷链物流拥有10万平米的停车场,冷链专用营运车辆67台,随业务不断壮大,公司冷链运输已经与内蒙古澳菲利食品公司、草原鑫河食品公司、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年预计发货增长量在1.8万吨。
据公司业务经理边建军介绍,“最初传统运输为保鲜,只能在车体上覆盖厚棉被,当时尽管运距较近,如银川、北京;车辆承载也较少,通常在8-10吨。但是沿途腐烂、变质的损耗较大,而且受季节、天气影响因素较大。后来有了小型冷藏车,虽然保鲜时间增加,但是设备还较简单,运输货品也较单一,多为常见蔬菜、水果和肉类。那时司机进入驾驶室,由于车厢较低,一般都是弯着腰。现在冷链运输比较先进,总公司于年组建成立了子公司巴运冷链物流公司,冷链车辆设备先进,车内大型冷冻机不仅可以制冷,还可以保温度,从-18℃~22℃度,从冷冻运输(-18℃~22℃)、冷藏运输(0℃~7℃)、到恒温运输(18℃~22℃),保温时间可以延长达一年。公司冷链货物已从原单一的常见蔬菜、水果、肉禽扩大到多种全国各地种植的蔬菜、水果和全国各地养殖的水产、肉禽及各类饮料、熟食制品和花卉苗木等;运输范围已经辐射祖国南北,最南端到达广州,最西端到达新疆,最东端到达黑龙江,最重要的是沿途不再有货损。一年运输几乎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现在一台车辆配备两名司机,由于驾驶室空间较大,配有豪华卧铺,且高度较高,进去像客车一样,站起碰不着车顶,司机不仅可以休息,还可以活动。现在这几天正在忙着运送荔枝,从海南省海口市琼中县果园,到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四季鲜菜市场,全程运行48-54小时,一车现摘净重24-25吨荔枝,一路完整无缺!”
据了解,巴运冷链物流依据市内农产品优势,年将继续加大冷链市场开发力度,在条件成熟时,建设冷链物流园区,全力推动全市农副产品出口运输。
为保证冷链运输安全运营,市交通运管部门严格安全监管。检查企业车辆技术档案、驾驶员、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档案,保证所有车辆及人员档案都是最新、最完整的;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驾驶员安全例会召开情况,督促企业将安全生产文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及重特大安全生产交通责任事故等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检查企业隐患排查的自查自纠情况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统计资料的报送情况,督促和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检查企业动态监控车载装置安装情况及接入管理平台情况,检查驾驶员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章违规行为,企业是否立即纠正并做出处理(查违章处理台帐)。另外,全市已建立了交通综合数据中心,健全交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安全;同时加强监控系统建设,全市重要国省干线、桥梁和内河湖泊的监测覆盖率达70%以上,全力保障全市货运物流安全畅行!与此同时,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功能,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接受举报投诉,保障安全畅行。
现在巴彦淖尔市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兰铁路横贯全境,临策铁路(临河—策克)、中蒙运煤铁路专线神华甘泉(甘其毛都-包头万水泉)、国铁西甘(西小召—甘其毛都)铁路和跨黄河运煤铁路专线锡乌线(锡尼-乌拉山正在建设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京包线、大秦线一起构成了北起蒙古国,东至秦皇岛能源运输国际大通道。国道、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国道(内蒙甘其毛都—广西防城港)纵贯全境,磴口、乌前旗、临河四座黄河大桥,形成连接鄂尔多斯市的能源通道。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5.6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全区第四)。农牧区公路达到2万公里,套区(河套灌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7个旗县区和口岸全部通高等级公路,全市个村、嘎查全部实现通油路,行政村、嘎查通畅率达%。在公路建设的推动下,市内运输业快速发展。货运物流运输由传统的单一运输转向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冷链运输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城乡物流配送与运邮深度结合,市内先后建起了甘其毛都、巴运、杭锦后旗等11个大型物流园区,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在运输业兴起。全市航机场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航班航线大幅增加。乌梁素海航运工程按照国家Ⅴ级主航道及二条支航道标准已开工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年,全市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发展机遇,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年5月,首列临河至伊朗德黑兰中欧班列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站发出,班列全列编组50个集装箱,总货物约1吨,经由临哈线,由霍尔果斯出镜,全程运行公里、15天,缩短了原由天津港海运出国35-40天的运到期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和市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公路网络的密集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巴彦淖尔农产品出口由过去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年90个国家(地区),辐射世界6个大洲。年年底,累计完成出口额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农产品出口连续10年蝉联全区第一!口岸运输连续7年位居全区首位!
年,第一季度,全市最大的综合运输企业——巴运公司货运物流共发出台车次,其中冷鲜肉发车31台次,煤炭、矿物发车车次,化肥发车2车次,牛奶发车78车次,熟料发车车次。年1-4月巴运冷链共发货量吨。农副产品主要发出地:北京、佛山、广州、海南、深圳、西安、福州、杭州、衡水、南京、上海、文登。煤、矿物主要流向为乌海、临河、鄂尔多斯等。
年第一季度,全市货运量完成.4万吨,周转量.8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6.9%和4.6%。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全市农副产口的输出和煤炭矿产资源的输入。
年全市第一季度农产品巴彦淖尔出口农产品贸易值达11.1亿元,同比增长42.3%,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4.9%,占自治区农产品出口总值的62.4%。出口农产品包括葵花子、南瓜子、番茄制品、脱水蔬菜、肉类、羊绒、枸杞等,销往6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销往土耳其、伊朗、埃及等中东国家。年一季度,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矿产品贸易值达49.5亿元。矿产品进口中,煤炭进口值27.4亿元,同比增长58.2%,占口岸进口值的55.2%,占同期呼和浩特关区煤炭进口值的54.2%;铜精矿进口值22.1亿元,同比增长40.4%,占口岸进口值的44.6%,占同期呼和浩特关区铜精矿进口值的42.3%。
小城货运物流不仅促进了全市农副产品的出口和蒙古国煤炭、铜精矿产资源的输入,而且也提高了在口岸就业、生活的蒙古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5月15日笔者在甘其毛都口岸汽车站随机采访了两位客运蒙古乘客和一位超市蒙古经营者。
朝格图巴图,55岁(男性),大车司机,受雇于蒙古国货运个体,家住乌兰巴托北,从事中蒙边境煤炭运输5年。不过从面容上看,他好像60多岁。交谈中,他说到,“跑运输以来,家里的生活得到了提高,4个小孩都上了学。每月工资收入随煤场煤量而变化,少时挣到~元,多时挣到~0元。在当地属于中等生活水平。”他说,“在我们当地,像我这样的年龄的人,通常只能做保安工作,尽管每月可以挣到~元工资,但是治安很不稳定,常有生命危险。跑运输虽然也很辛苦,常常走油路2~3天,走土路7~8天,但是比较安全。”
阿荣宝力德,黝黑的肤色,黝黑的衣服,一看就可以判断是一位50多岁的货车司机。交谈中方知,他43岁,受雇于中国山河公司。家中有5个小孩,最大的18岁,最小的12岁,家住乌兰巴托。从事边境煤炭运输多年。阿荣宝力德说:“从蒙古到中国跑一趟,可以挣到元,只是由于排队过关等待时间较长,通常只能半个月跑一趟。不过自从跑车以来,家里的生活有了较大提高,5个小孩都可以继续上学。他们的妈妈负责家务,全家只有我一个人挣钱,生活水平在本地处于中上等。在当地,同龄的人大多贩卖绒毛,尽管每个月可以挣到多元,但是受季度限制,每年只能在6一9月份才可以挣到钱,其余时间都挣不到钱。”
毕力吉,女性,租赁汽车站店铺,经营自己的小超市。她身体微胖,皮肤白皙,看上去好像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交谈中得知,毕力吉已经45岁,家住蒙古国达尔罕市。年她从蒙古国来到中国内蒙古,曾随丈夫在阿拉善盟从事奇石生意。长年生活在内蒙古的她已经适应了中国生活,不愿意早些回国。近两年,她随家人定居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由于奇石生意萧条,转行从事超市百货生意。交谈时,毕力吉高兴地说:“刚开业时,人不多,现在人越来越多了。家里最小的小孩3岁,准备在口岸国际小学(含幼儿园)上学;等长大一些,可以在距离口岸最近的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上中学;再长大些,就可以去呼和浩特上大学。虽然家中还有两个20岁出头的女儿还在蒙古上大学,但是目前还不想回去,这边有生意,也回不去。”
全程采访交谈都是由口岸汽车站工作人员呼斯乐作翻译。呼斯乐,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土生土长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人。去年秋天他来到汽车站从事翻译和售票工作。呼斯乐说:“中蒙客运从去年运营以来,旅客增长很快。现在每天排队买票的人很多。旅客当中蒙古旅客最多,其中大货司机占多数。中国旅客只是偶尔零星的一两个,通常很少。”
中蒙货运促进了中蒙客运的发展。据了解,中蒙客运自年10月正式运行以来,实现了中国巴彦淖尔市与蒙古国国际定期旅客运输班线“零”的突破。班线自开通以来,车辆实载率逐步呈上升趋势,由最初30%左右上升为80%-90%。车内配备国内最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监控装置和3G视频跟踪监控装置、空调系统、VCD影视系统,并采用先进的全承载车身结构,保证了班车的安全运营。年第一季度,中蒙客运量人次,客运周转量人公里。
随着中欧班列、中蒙客货运输的开通和开放及全市货运特别是货运新型运输的日益昌盛,相信不久的未来,巴彦淖尔市必将通过集结内蒙古西部、呼包银榆和宁蒙陕甘等周边地区的特色优质资源作为出口货源,以班列、货运沿线国家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和化工产品的货物作为回程货源,进一步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联系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