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时代命题:病房逐渐减少,诊断、诊疗的重心越来越大;医疗装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门诊、医技部分面积增长增长率远高病房;医院后期服务和医疗辅助面积增长迅速……在5G、AI、物联网技术加持下,医院建设涌现出了多个风口。3月27日-28日,年中国首场聚焦医院发展革新的行业峰会——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为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智慧产业网。在两天的分享议程中,各位嘉宾,以“医院与区域医疗”、“5G+AI下的医院”、“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医院智慧物流”等多项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深化讨论。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席合作媒体,雷锋网进行了全程报道。大会开始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张亮,以及主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宋新、副会长丁凤深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其中张亮和丁凤深分别作了精彩致辞。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张亮张亮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医院的理念,并不应该是简单的技术堆积,应该是让智慧的理念,贯穿整个医疗过程,通过共创和整合医疗资源的方式,让中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进行智慧化转型。他说到,“智慧不是简单的技术和概念推进,而是对需求和矛盾有充足的响应。”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例,三地在智慧医疗建设过程中,并不仅限于通过新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更多是从发展角度,让医院和企业高度融合,共同制定未来医院的解决方案。张亮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是规范开展医院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良好开端。”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丁凤深丁凤深副会长也在致辞中表示:“如今,医院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背后既有后疫情时代的内在发展诉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卫健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医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丁凤深副会长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更是对医院的管理和推行标准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意见,让系统化、标准化的的医院战略成为了可能。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宋新在两位嘉宾致辞后,大会正式进入到主论坛的演讲环节。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何萍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萍,首先发表了题为《医院与区域医疗的实践探索》的演讲。过去一年,上海的医院建设进展迅速,年3月27日,正式下发《医院医院工作指南》等文件,在医疗服务管理、药事管理、支付管理、信息安全、质量管理和运行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医院发展中心的带领下,医院完成从0到1的突破,一年时间35医院成功获得医院牌照(上海一共有36医院),全市范围内开设医院50多家。接下来,医院还将从服务质量出发,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的利用度。何萍主任表示,“医院改变了什么?它改变了就医模式,改变了医疗服务提供方式,改变了支付方式,改变了药品供应链,医院拓展了新的空间。”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魏建军之后,大会迎来了第二位分享嘉宾,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医院协会建筑后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建军,他发表了演讲《医院后勤绩效与运维评价思考》。魏建军表示:医院后勤的智能化建设分为两部分:医院分平台和申康中心总平台。其中,医院分平台,在十多年时间里已经覆盖上海35个院区中的27个。其中,在年申康中心总平台建立之后,上海的智慧后勤又新建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为技术实现了业务服务的智能响应、智能应用与决策,达到了安全、精细的后勤管理目标。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海元随后,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海元,以《新一代外联业务中台之统一支付中台》为题,对智慧支付的中台解决方案做了介绍。钱海元表示:“医院支付结算普遍存在账单孤岛、对账压力大;多院区、多银行,财务管理不统一;数据监管和结算质量有待提升的三大问题。”为此,源启科技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主要以中台技术为依托,为医院结算构建了包括应用前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业务后台四个层面的外联业务中台架构,解决了全院统一支付、信息孤岛等结算难题,并实现了入帐、开户、收退、对账的智慧支付安全监督。钱海元表示,在医院,源启科技的方案让人工窗口收费效率提高50%以上,窗口排队降低60%,节约了50%以上的收费、退费、对账人力。上海医院院长于广军第四位出场的演讲嘉宾,医院、上海医院院长于广军。近年来,医院信息化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目前还在承担国家课题——《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示范》。于广军表示,医院的“智慧”包含了全方位的自动信息采集(物联化IoT),及时有效的传输(互联网mHealth),智能的决策支持与处置(智能化AI),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他看来,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是医院的重要标识,虽然现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离预期有较大差距。但是,未来人工智能应该成为医院的发展重点。于广军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医院应该在应用层面使其贯穿于服务、医疗和管理多个流程;在基础层面,为AI的普及提供算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支持;在管理层面,也应该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质量控制方面提供转变策略。数字医信公司产品运营总监马洁随后,数字医信公司产品运营总监马洁,发表了演讲《医网信掌上病历——打造移动时代的医生成长模式》。马洁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医生对病历数据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希望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病案,另外,也希望能够随时和同事之间分享和讨论病案里面的信息点。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登陆的唯一技术提供方,数字医信目前已经依托电子签名技术,打造了医网信掌上病历产品,医院HIS之外就可以查看病历,更方便医生的学习和交流。医院院长吕忠第六位演讲的嘉宾,是医院院长、医院协会副会长吕忠,他演讲的题目为《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创新与发展》。作为浙江省医院,医院在智能化的投入上也一直在加大力度,先后融入了云平台、虚拟化入院、自动孕妇检查、智能糖尿病监管等服务。此外,他们还成为了国医院。吕忠表示:医院建设,应该以“云平台”为骨骼,“微服务”为肌肉,建设“服务+数据”的平台联动体系,实现医疗服务的闭环支撑。上海乐普云智科技政企项目大客户经理马鸿琨吕忠院长演讲结束之后,上海乐普云智科技政企项目大客户经理马鸿琨,也以《5G+AI时代的医院建设创新与发展》为题,对乐普的5G物联网心电中心和海南5G物联网项目做了介绍。马鸿琨指出: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心电网络已经进化至第三代,以AI+动态心电记录仪+院内的心电网络,开始逐步覆盖各个心电诊断场景,使大规模的心脏事件筛查、危急事件的紧急预警、可追溯的精细化报告成为了可能。目前,依托5G+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乐普也研发出AI-ECGPlatform心电中心解决方案,使心电图分析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至1分钟。乐普在海南部署的基于5G物联网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也已经打造7家5G医院示范医联体平台,实现全国首例全省基层医疗5G全覆盖,推动海南的“互联网+医疗”进入全国前列。医院副院长杨晓东随后,医院副院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专科发展分会会长杨晓东,发表了演讲《医院之智慧后勤建设》。杨晓东认为,医院是医院和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落实到后勤端,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后勤物资管理和能源管理两个方面。以物资管理为例,医院可以通过新医院物资,实现更高效率的流转。从年开始,医院就已经引进第五代物流机器人,已相继实现口服药箱搭载、全流程运动、住院病区卸载等功能,这样的机器人运输,医院的物流人员从28个人减少到10个。未来,医院还计划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从物流运输到移动安防、乃至在住院病区、检验科、后勤等更多科室发挥作用。除了物流机器人,杨晓东还介绍了智慧后勤建设中的综合能耗管理模块,其中包括一站式运维中心、中央空调群控系统、供电系统UPS物流监控、水循环在线双变控制四个模块。医院应用这些模块后,在门诊量提升9.9%的情况下,能耗反而下降12.1%,节省了万元经费,成效非常显著。医院副院长赵海鹏主论坛的最后一位嘉宾,是医院副院长、兼任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副院长赵海鹏。他有着超过20年的建设工程管理和研究经验,医院的特需病房建设过程中,赵海鹏更是牵头建设了上海首个智慧病房的典型案例。过去的智慧病房建设,一直存在缺乏全院架构的系统顶层设计、智慧应用硬件和系统的割裂和分散、没有统一的智慧病房建设指导等问题。要想让病房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应该从顶层就开始强化系统集成和多部门协同,通过预先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让不同应用聚合,针对不同角色实现额外的智慧价值。目前,医院打造的智慧病房,已经建成智慧床头终端、病房环境监控、护理辅助服务、智慧远程门诊等30多个子系统,协同实现了病房端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与智慧管理要求。27日上午的主论坛结束后,下午的分论坛也分别围绕“人资体系建设”、“医院运营大脑”等多个热点议题进行主题演讲。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夏莉莉下午分享的第一位嘉宾是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夏莉莉,她率先以《医院绿色升级》为题,作为精彩的分享。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刘洪鹏随后,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刘洪鹏,做了《医院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的演讲。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邱宏宇第三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第四届委员邱宏宇,他的演讲主题是《5G+AI下医院建设的下一个风口》。药械网技术总裁林艺龙第四位演讲嘉宾是药械网技术总裁、CTO林艺龙,他的分享题目是《医疗集团大数据采购发展趋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委会主任王炜第五位演讲嘉宾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委会主任,CDP集团董事长王炜,他分享的题目是《中国社会办医现代化管理下的数字化人资体系建设》。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琪第六位演讲嘉宾是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琪,她分享题目是《夯实基础、提升医院基石》中电云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郭树礼第七位演讲嘉宾是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郭树礼,他分享的主题是《医院运营大脑的应用与探索》。温州医院信息处处长高志宏第八位演讲嘉宾是温州医院信息处处长,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理事高志宏,他以《信息化建设让医疗服务更加方便》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医院护理部主任陈肖敏第九位演讲嘉宾是医院护理部主任、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陈肖敏,她分享的题目是《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保障核心制度落实》江苏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强大会第一天,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江苏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强,他的演讲主题是《以规范化结构化数据构建一体化医疗网络》。第二天的分享中,10位嘉宾从“医院社区健康联动”、“DRG背景下的成本绩效管理”、“医保信息化”、“医院的临床数据保护”等议题展开了介绍和经验分享。上海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院长鲍勇第二天大会的首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院长、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鲍勇教授,他长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医学专业研究工作,对医院和社区的智慧健康联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演讲中,鲍勇分别以上海瑞金、上海新华、上海仁济、上海九院、上海六院、国妇婴、医院为典型,对医院和社区健康的结合策略做了介绍。上海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董亮随后,上海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董亮,从医院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的角度,做了分享。董亮认为,医院的建设应该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购置时间、不同报告类型设备的数据实行统一采集,完成临床诊疗过程的双向链接,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能力。第三位演讲嘉宾,医院信息科主任郑西川,他发表了题为《医院下的病人临床数据保护策略探讨》的演讲。郑西川表示:“目前,临床数据面临着脱敏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仅仅可以满足对值型、标签型、轨迹类型数据的清洗,无法做到临床数据的全覆盖,急需引进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智能穿戴设备研究所所长朱斌随后,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智能穿戴设备研究所所长、医院后勤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斌,发表了演讲《后疫情时代,空间整体安全消毒技术为医院保驾护航》。朱斌表示:“应对突发性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在医院空间整体消毒中,WISE消毒理念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满足使用成本低、无死角(空气+物表)、消毒时间短等需求。”医院病案统计科主任牛培勤第五位演讲嘉宾,是医院病案统计科主任、兼医院崇明分院副院长牛培勤,她发表了题为《DRG及DAP医院管理的影响和思考》的演讲。牛培勤表示:“在病种付费的趋势下,医院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DRG入组率为例,需要临床医生、编码员、信息、财务等多个质控环节支持,并且还需要建立新的流程和监管机制。”医院医保办主任谢俊明随后,医院医保办主任谢俊明,发表了演讲《基于DRG语境的智慧型符合临床路径构建》。谢俊明表示:“不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DRG将会改变医疗健康领域所有单位及个人的思维和系统,实现重构,另外或许也可以解决医疗领域某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医院医保处处长丁海霞第七位演讲嘉宾,是医院医保处处长丁海霞,她对医医院端应用,进行了介绍。从年开始,医院就已经上线了全省首个DRG管理系统,从病种、医疗组、全院的信息化维度,推动病种付费的落地。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朝晖随后,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朝晖,发表了题为《物联融合技术推进医院建设》的演讲。陈朝晖表示:“目前多个医疗物联网都存在想用没得用、用了不好用、能用不好用等问题。”在他的牵头下,医院建立了医疗设备的运行集成应用的全院级互联,满足了监控仪入网、设备动态调配、快速设备定位、M-IOT设备远程维护管理等多种医疗精细化管理需求。浙江大医院之江院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胡亮第九位演讲嘉宾是浙江大医院之江院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胡亮,他以《医院多元化物流系统的选择与智慧应用》为题,发表了演讲。目前,浙江大医院之江院区已经建立了全新的气动管道、箱式系统、物流机器医院物流系统,实现药房日均箱、检验科日均箱、中心供应日均40箱的运送实力。医院医院办公室主任陈斌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医院医院办公室主任、国家卫健委智慧医疗专家组成员陈斌,她对医院的运营进行了解析。陈斌表示,“当前的医院已经实现医患护药技的多机构、多地域的协同服务,医院壁垒,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每个患者的疾病就诊都可以体验到多点位服务。”“未来,医院这种开放、共享、互操作的方式,或将使依赖医疗服务向围绕人的健康管理,医疗干预相互协同的方式转变。”两天时间、2段致辞、29场主题演讲,为我们分享了从医院、物联融合、智慧医保等多个领域的医院建设的所有前沿构想。未来随着这些技术一步步的实现,对诊疗数字化环节的一步步打通,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也将实现彻底的智慧化转型,为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带来更大的便捷和自动化体验。后续,雷锋网将会持续输出各位专家的详细报告和独家对话,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