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提供无条件退货服务的商家越来越多,退货成为商家们不可忽视的成本之一。
对实体商家来说还好说,因为顾客要自己把商品送回店里。
很多退货顾客又会顺便买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美国的彭尼百货称,大概1/3的退货顾客会在店里再花60美元买别的东西。
美国柯尔百货公司的发言人则声称大概有一半的顾客会在进店退货的时候再买个商品。
但对电商来说,退货的成本就高多了,因为不少电商都提供免费的退货服务。
电商们因此要承担物流以及商品返库时的成本。
商家们不只承担退货成本,很多退货的商品必须要经过整修后,才可以重新上架销售。
如果重新整修花费的人工成本过高,商家们有可能直接扔掉这件产品。
因为同样的钱,可以重新生产一件新的了。
所以很多退回的商品永远都没法重新销售。
这些商品在清算人、批发商和分销商那里转了一大圈,很多最后都进了垃圾填埋场。
根据一些估算数据,在美国每年有万吨被退回的商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损坏的商品)被扔掉,这些货足以装满20多万辆垃圾车。
由此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根据据美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RetailFederation)的数据,美国人年退货总价值达亿美元。
有痛点的地方,就有商机,退货让商家们头疼的同时,也让一些公司看到了创业商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美国的一些大型连锁零售商为了提高退货的处理效率,仿照了正向物流创立了逆向物流。
他们设立了一些“返品中心”以集中处理这些退回来的商品。
后来,出于经济效率考虑,大型零售公司开始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逆向物流的业务。
逆向物流行业的老大是美国的Genco公司。
Genco帮BestBuy、西尔斯等美国零售巨头处理退货。
北美10大零售连锁品牌中,有7家都与Genco建立过合作。
Genco要先接受退货,再对它们进行甄别。
他们有一个严格的系统,会将返品分为:整修后可重新销售的、可降价批发销售的、可向生产厂家退货的、可作慈善捐赠用的、可作废品利用的以及,最差的一种状况是无利用价值的。
在Genco的返品处理中心内,设有大规模的再生工厂。
他们会把返品整修和包装,再把产品放到商家的正向物流里重新销售。
每天Genco处理的退货价值高达万美元。
Genco在一年之内处理了大约6亿件商品,并从这些商品的销售中挣到了约16亿美元。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研究数据显示,Genco可以替所服务的公司节约高达0.1%—0.3%的年销售额。
对沃尔玛来说,一年就能节省7.3亿美元。
另一家进入退货行业的创业公司Optoro处理退货的方式又有不同。
它不是修整后,重新让商家上架销售,而是直接帮商家们把退货低价卖掉。
Optoro先是评估出每件被退回的商品的价值,然后把这些产品送往相应的渠道。
对于那些没有损坏、转卖价值又高的产品,比如婴儿用品、电动工具或平板设备。
Optoro会把它们直接发到自己的折扣网站销售,这个网站上卖的都是包装被拆过的折扣商品。
如果被退回的商品量太大,这些产品就会被发布到一个批发网站上,供折扣商店和其他特价零售商成批购买。
传统零售商一般只能从被退回的商品中回收约20%到40%的零售成本。
而Optoro能帮助他们拿回50%到70%的成本。
退换货物流服务商HappyReturns通过帮商家提升退货效率,降低退货物流成本分一杯羹。
HappyReturns在美国63个大都市设置了多个自助退换货网点ReturnBars。
消费者只需要把退货商品投入附近的ReturnBars,就可以立即收到退款。
对零售商而言,退换货程序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系统化管理,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可以预见的是,退货行业的规模还在迅速扩张。
因为随着95后消费者的崛起,退货量也与日俱增。
年轻消费者有着新的消费理念,有28%的95后表示,他们在线消费时就知道很多下单的东西最终都会退回去。
而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只有10%的人会这么干。
这也会吸引很多创业公司用各种方式进入退货行业。
虽然退货行业为很多公司提供了创业的土壤,但还是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随之而来的环保压力。
消费者们还是应该理智消费,谨慎选择,尽量减少退货行为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