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网络货运平台现状
1)多数平台是盲目跟风申办资质
目前全国约有数百家网络货运平台类型的企业,良莠不齐。部分平台利用自身技术实力、资源优势以及先发优势等,稳步前进,甚至有的开始进入盈利阶段。
但大多数平台是雷声大雨点小。网络货运平台的申办、搭建到日常运营维护,年成本约百万元。部分货主和传统物流企业只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跟风申请资质,买系统,而没有投入实际运营,将运单导入系统应付审核,平台本身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2)从控货型向开放型转变
大型制造业、商贸业、电商平台、合同物流企业搭建的网络货运平台,大多是服务于母公司自身。目前来看,这类控货型的平台向开放型转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阶段。典型的代表企业如百世优货。
百世优货是百世集团于年孵化的内部整车平台,起初是为百世集团内的快递、快运、供应链、店加等业务提供整车物流服务,年后正式对外开放。目前,百世优货已在全国设立了29家分公司,家加盟商,服务于0家企业客户,平台可调用车辆24万辆。
4.2网络货运平台对合同物流的冲击
1)普货、大宗行业迎来较大冲击
合同物流的特点在于合同本身。合同物流企业服务于大客户,需要根据大客户的物流需求,制定物流方案,而后去配置相应的物流资源,执行合同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筛出合同物流的三个关键词:方案、资源与执行。
首先从资源方面来看,网络货运平台的优势就在于此,平台通过开放环境下整合社会运力资源,不断筛选出优质运力。与封闭环境下的合同物流企业相比,网络货运平台在运力端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其次从方案端来看,对于许多普货以及大宗行业来说,物流方案的制定并不复杂,大多数企业仍然是点到点的整车运输。
最后从执行方面来看,底层运力是没有本质差别的,专业能力的门槛并不高,许多大客户出入场流程等方面也不存在专业性的壁垒。
因此整体来说,普货、大宗行业等部分行业中的合同物流企业,与网络货运平台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特别是在货主端成本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通过熟人关系维系的合作机制势必会面临较大的冲击,这也是目前合同物流企业寻求转型的原因之一。
2)专业细分行业壁垒过高,冲击不大
对于高壁垒的细分行业来说,平台的冲击并不大。以医药、汽车为例。医药行业对药品承运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大型医疗器械,买家本身并不在乎物流成本的高低,仅靠低价是没有竞争力的。
汽车行业,如零部件入场物流,对物流设备有一定要求,高标仓、周转箱、叉车等都是入局门槛;并且基于客户产线联动的需求,对于货物流转的及时性要求很高,这些强管理能力都是目前网络货运平台所不具备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