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的铁路海安物流基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点击上方"海安城市印象"↑免费订阅本刊??

—访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总经理王卫国

初夏的清晨,和熙的阳光洒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上空,车水马龙让海安格外生动,火车随铁轨穿行,构成了这片热土上最美丽的风景,铁道线旁的上海局集团公司海安物流基地也在霞光中迎来了新的忙碌的一天。

成立于年6月的上海局集团公司海安物流基地,就要迎来三周年庆了。三年来,海安基地融于中国铁路改革和转型升级,探索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为“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垒高了平台,成为海安交通战略的重要主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方位壮大自身综合实力,实现业务量快速攀升。三年时光,中国铁路网络上的物流新星悄然升起,江苏中部现代物流强磁场悄然集聚。

应势而生的铁路物流基地

“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海安历史上即为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望江临海,南接沪宁,北通中原,是江苏省政府确定的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江苏东部沿海城镇轴和沿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节点城市。海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交通优势与发展高度契合,确定了“枢纽海安,物流天下”的战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海安境内两条高速、两条国道、三条铁路、两大运河交汇穿行,海安火车站是二级编组站,随着公路、铁道、航道、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全面构筑互通互联的快速交通网络,实现“公铁水”无缝对接,深度融入“沪宁一小时都市圈”,成为江苏东部,乃至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这其中,铁路对交通的综合主导和牵引作用尤其突出。助力区域经济,铁路促进物流,物流带动产业,上海局集团公司与海安县人民政府一拍即合,共建铁路物流基地的呼声高涨,路地合作,共建共营,双方总投资4亿元,建设上海局集团公司海安物流基地。时间记录了铿锵前行的脚步:一号基地年7月动工,年6月运营,期间只用了短短11个月。又是11个月,年5月二号基地投入运营。目前,上海局集团公司海安物流基地货场铺设铁路货物线四条,总有效长度米,具有万吨货运能力。一号基地配备35米跨度、40.5吨高压式集装箱专用门吊,配备汽车吊、铲车多台,以办理集装箱及大宗货物为主,一批次可满足80辆铁路敞车或60辆棚车同时作业。货物卸装区9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存区2.6万平方米,预留其它货物仓储区2万平方米。二号基地以办理袋装怕湿货物为主,同样可以满足80个铁路车皮同时作业。基地内设有货运综合楼、生活服务楼、机械维修库、变电所、消防泵房、司磅房等设施。建设了包括海关、国检、保税库等机构。开发了多种导引交易、管理、结算、监管等综合软件系统。一个长三角北翼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基地已然崛起!

肩负重任的海安铁联公司

海安物流基地成立之初,王卫国被任命为总经理。这个在铁道线上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铁汉子,面对的是一张白纸,没有人、没有设备、没有机构、更重要的是:没有先例!

中国的铁路改革从年开始,从来没有停止,也始终在不断完善中,但在体制、理念、时效、质量、服务等方面还难以与市场真正接轨,尤其是货物运输,尚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去产能”发展战略的实施、公路网络日趋发达等客观条件,进一步驱生了铁路货运量下滑、加剧了铁路运需矛盾。因此,由路、地合资经营海安物流基地、与其说是一种业务的拓展,不如说是一种改革的试验。

海安铁联公司不仅要在平地上崛起一座现代化的物流基地,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挤开一道缝隙,杀开一条血路,拓开一方天地,成就一番事业,摸索和总结出由传统机制向市场接轨的包括体制、机制、理念、流程、秩序、队伍等全方位的经验。

根据铁路总公司、上海局集团公司的要求,建设和发展铁路现代物流基地已成为货运进一步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安基地就是要在上海局集团公司指导下,在运作机制上有更多的调整,使铁路内部相关部门及地方物流主管单位更好地融合,形成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把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投放于营销,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铁联公司作为海安物流基地的经营主体和主要发货人,要充分依托铁路运力优势以及上海局集团公司运价、地方财政政策支持,积极广泛地参与市场竞争,培塑综合实力。

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是改革的前提,彻底抛除传统“铁老大”意识和机关“等靠要”陋习,扑下身子贴进市场,紧跟物流客户“短平快”需求,甘当服务地方经济“店小二”,才能实现根本性突破。改革的突破口是营销,突出营销才能倒逼自己转换角色,突出营销才能真正触摸到市场脉搏,突出营销才能深刻领会到市场经济的本质,突出营销才能带出一流的员工队伍。突出营销必须以机制为支撑,制定灵活的激励奖惩机制,激发营销活力,在动真碰硬中磨炼队伍,展示基地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整体形象。

王卫国和海安物流基地一班人是追梦人,这个“基地梦”就是打造长三角北翼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基地。改变单一铁路物流运输模式,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实现以第三方物流转化,并实现第四方物流尝试。坚持园区资源大整合经营模式,坚持物流总承包一站式服务经营模式,坚持市场多元发展模式。坚持高端化发展之路,逐步向供应链物流、全能物流、互联网物流方向发展。积极融入地方政府“大项目、大物流、大市场”发展思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实现公司管理规范化、服务多样化、环境社区化,建成精细化管理和全链式服务经营示范区。完善基础设施,加盟专业人才,实现软硬实力同步提升。

大梦想是靠小梦想累积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铁联公司提倡的是:“饭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脚下”。把自己绑上战车,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市场天地豁然开朗,展现无限美景。

初见雏形的物流试验田

改革、创业、生存、发展,突破口在哪里?

铁联公司的答案是:服务。突出服务,才能找准海安物流基地在飞速发展的地方经济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突出服务,才能真正实现转换观念,转换角色,实现改革试验对象的嬗变。突出服务,才能发现铁路与市场距离有多大,才能真正扑下身子到现场,赢得客户。

通过突出服务,把物流基地从办公室搬到流动的铁道线上。

海安物流基地积极拓展“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包干代理服务,把服务边界延伸到起点和终端全过程。推行客户代表制度,建立客户经理服务体系,对所有客户实行一对一对应服务制度。客户一个电话,可以办妥一切运输手续,并派人带车上门提货。对到站端的站对门运输,可以联系可靠物流,安全准确送达。海安铁联公司作为指定收发货人,视客户货物为自己全额责任,及时办理结算、投保,理赔等一切事务。

把服务实践上升为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四个一”,即“一个收货人、一口价、一张票、一站式服务”的经营模式。一个收货人意在不断强化铁联公司作为基地经营主体的理念;一口价就是为了更好的与市场接轨,寻求最大的效益空间;一张票是为了方便客户,规范公司内部处理流程,结算程序;一站式服务既是对客户的承诺,更是自我要求,打造服务品牌的必然要求。“四个一”服务经营模式,履行起来要突破理念转换、部门协调、结算方式、物流全链等环节。同时结合点特别多,实施难度大。海安基地不空喊口号,努力扎实推进,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四个一”得到上海局集团公司的高度正式和肯定。上海局集团公司董事长候文玉,明确提出要学习和推广海安物流基地服务模式。在“上铁论坛”杂志还专门介绍海安物流基地的做法。

服务体现在路上。基地成立之初,江苏华洋尼龙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基地试运60吨精已二酸,时间只有五天。经过精心组织,货物如期抵达海安县站。但由于车站封锁试工,又逢调机春检。货箱作业难以开展。总经理王卫国得知后,深知断货给华洋公司造成损失的后果,立即赶赴新长车务段,请求支持。海安站临时调整站场解编作业计划,最终确保按时交货。华洋公司董事长闻讯赶到基地,表达了谢意,同时承诺每月吨的货物交给铁联公司运输。前年底,一批纺机发往新疆奎屯,客户以怀疑的态度把货物交给了基地。基地派出两名人员,飞赴新疆,冒着严寒,在奎屯一个星期,直到货物安抵。

目前,海安物流基地合作客户已发展到家,营销范围覆盖周边公里。货物种类涉及有色金属、塑料颗粒、光缆、棉纺织品、农副产品,工业机械设备等等。基地能做到每天有到发作业,每周有新增客户。同时,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营业模式构建,市场开发、实际经营效果等方面实现了预期目标,成为长三角铁路物流新高地,中亚、中欧国际运输新起点。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海安物流基地伴着太阳成长。与此同时,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居民消费升级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必将继续快速增长。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铁路物流大有可为。海安物流基地以铁路为主导,公路联运全程物流为主要服务方式,具有低成本、长距离、全天候、节能环保等优势。海安物流基地将在上海局集团公司领导之下,紧密融合地方经济,全面提升质量,以外运吸附内容,综合装卸、仓储、配送、理货、信息、加工等服务项目,逐步推进基地物流向运贸一体化经营转型,切实履行海安铁路节点城市的核心职能,成为路地合作共赢的典范,为铁路进一步推动货运改革提供参考路径和经验。

摄影/七月印象刊于《城市印象》65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fw/56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