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楚文化的积淀地,中国豆腐的发源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寿县自古便为南北交通要冲,古老淮河穿境而过,水运发达,孕育了寿春、瓦埠、隐贤、正阳关四大古镇。正阳关因地处淮河中游,四方来水汇聚,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美誉。楚怀王六年(公元前年)修筑的鄂君启车节大道从安徽凤台经寿县,到达巢湖,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有明确、系统、完整文字记载的陆路交通线路之一,比古罗马的亚平大道还要早11年。年间,寿县修建了从正阳关经枸杞园、马头集到六安的公路,成就了寿县交通史上的一段辉煌。
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寿县,因自然资源匮乏、产业单一,工业基础薄弱,曾被列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来,因水运衰落和经济落后,寿县交通底子薄、欠账多,与寿县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年一个挂职枫桥的乡镇党委书记发现,枫桥一个镇红绿灯随处可见,而同期的寿县,全县仅有一处红绿灯。寿县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全国“产粮大县”如何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成了寿县人长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躺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抱着金饭碗要饭”!为此,寿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新城、保护古城、提升名城”的古城保护战略、和“南工北旅生态县”发展目标,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和项目,吹响了寿县交通奋起直追、跨越发展的“集结号”。
高站位认识,抒写无中生有的文章
“刘安点丹”的故事和治水文化的智慧深深启迪着我们。作为新时代交通人,要敢于创新,敢有变“无”为“有”魄力,面对寿县交通相对落后的局面,寿县人集思广益,大胆寻求破解之道,启动了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合肥段西绕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对合肥至新桥机场至六安城际铁路、沿淮高铁、通用机场、淮南港寿县港区及配套设施等进行谋划,着力构建“水、陆、空”综合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
国家政策的倾斜时时鞭策着我们。寿县曾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又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极大支持,时时鞭策着我们要掌握好、利用好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交通事业健康发展。寿县交通运输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年以来,实施的交通工程项目占全市70%左右。
人脉资源优势处处助力着我们。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寿县人脉资源,积极争取商杭高铁寿县站、新桥机场快速通道、济祁高速、合肥至周口高速、引江济淮寿县港区、瓦埠湖大桥等重大项目落户寿州大地,高速道口设置目前5个,未来可望增至8个。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寿县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寿县更好地融入合肥都市圈和长江经济带,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大手笔规划,描绘交通强县的蓝图
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治水,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历史比都江堰早年,习总书记年视察安徽时提起过它。安丰塘蓄水约一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至今仍发挥着农业灌溉、旅游、生态补偿等巨大作用,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史是一面镜子,怎样大手笔描绘交通强县的蓝图,成为我们不断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
寿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其中国道公里(含高速公路86公里)、省道公里、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距县南境9公里,有机场快速通道通达;商合杭高铁穿北境而过,济祁高速、江淮运河纵贯全境,是寿县水、陆运输的主动脉。全县现有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3家,各类客运车辆台;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家,登记在册货运车辆台;驾培企业4家;汽车检测企业1家;水运企业7家,运输船舶艘,总吨。年前三季度,完成道路货物运输量万吨,货运周转量6.7亿吨公里;道路旅客运输量万人,客运周转量3.99亿人公里;水运货物运输总量万吨,货运周转量21.3亿吨公里。
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交通强县的目标,寿县交通运输局认真做好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先后配合上级单位编制《合肥都市圈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淮南国省干线国土空间规划》;配合完成“多规合一”的全国规划试点;与高规格的设计院所合作,完成《寿县县域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规划》、《寿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建成四好农村公路施工企业库、监理企业库、设计企业库、第三方检测库;正在开展《寿县“十四五”交通规划》和《引江济淮入淮口(寿县港区)及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多种规划的编制和项目库的建立,让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
深层次对接,推进立体交通的步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的战绩,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如何做到不甘落后,实现后来居上,用有限的资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寿县交通运输局借势发力,抢抓机遇,不断推进交通强县建设。
空港效应初步显现。划转三个行政村,38平方公里土地支持新桥国际机场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配套建成机场快速通道,实现了新桥国际产业园区与机场的快速通达。园区依托新桥国际机场“空港效应”和合肥都市圈,大力发展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产业,被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两翼”重点区域。园区累计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余家,培育规模企业4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财政收入超25亿元。恒大、恒泰、海大等上市企业相继入驻园区,为寿县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合淮阜高速穿境而过,其淮南西出口距寿县新城区仅4公里左右;济祁高速纵贯全境,在寿县境内长75.8公里,在寿县境内设置四个出口、两个服务区,并通过建设“三新大道”和纬二路分别与新桥产业园区和县城城区相连。
高铁站房拔地而起。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的商合杭高铁寿县段全长8.18公里,针对高铁寿县站论证过程中专家对经济效益和科学设置提出的质疑,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在寿县境内设站,高铁寿县站占地面积51.5亩,站房规模约为平方米,配套建有一个二级客运站。商合杭高铁寿县段正式开通运营,融入合肥“一小时”交通圈,日开行列车22列,拉近了与长三角城市的距离,并全面实现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运输衔接。
瓦埠湖大桥梦想成真。瓦埠湖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因其天然阻隔,寿县被分为瓦东瓦西两大区域,给两岸人民交流沟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此寿县交通人与寿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建设瓦埠湖大桥,瓦埠湖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总投资6.7亿元,于年开工建设,寿县人民“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即将成真。
引江济淮通江达海。国家级项目江淮运河顺利开工,将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沟通一体,安徽段总投资亿元。项目纵贯寿县全境,寿县段工程总投资70亿元,全长93.45公里,按二级航道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沿线港口及配套设施规划,争取并规划建设7个货运码头和1个旅游码头,其中重点规划建设一个集装箱码头,结束淮南市没有集装箱码头的历史。寿县五里闸设计年通行能力0多万吨,缩短运距近公里。寿县水运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有利发展机遇,千年淝水古战场,将再次迎来百舸争流的繁荣盛世,开启寿县人民“通江达海”的崭新一页。
农村公路扩面延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建设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年以来,全县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93公里;建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公里;建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公里;实施危桥改造21座。至年三年建设规模是前15年之和。
全方位服务,优化创新发展的环境
积极筹措交通发展的项目资金。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财政困难的双重压力,我局干部职工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交通发展资金助力交通发展。据初步统计,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27.86亿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补助资金(含中央代发地方公路债券)9.9亿元、市县两级配套资金17.96亿元,有效保障交通项目快速实施。
着力打造忠诚担当的交通队伍。“时苗留犊”的故事流传千年,作为新时代交通人,我们继承和发扬廉洁传统,强化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增强干部职工懂法、守法、用法自觉,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违规现象发生,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交通队伍。不断深化行业乱象整治,截止目前,我局共办理交通行政处罚案件件,累计处罚.78万元。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寿县交通事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寿县交通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生巨大蜕变,成为“美丽寿县”一张耀眼的名片。寿县人民为寿县交通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寿县交通为寿县巨变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寿县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必将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共圆幸福、和谐、文明的小康梦。
来源:寿县交通运输局夏丁
春节返乡
拼车、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