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快马加鞭,如火如荼。商丘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要部署,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向着生态优美、宜业宜居、人文智慧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河南商丘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封关试运营,标志着不沿边不靠海的商丘真正进入了“无水港口时代”。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个城市,既有外在的颜值,也有潜在的内涵。唯有高颜值,方得惊艳;唯有深内涵,方得久远。
一路一景,百花争艳,处处绿意盎然,碧水荡漾……今年8月,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商丘举行,商丘的“高颜值”让与会人员刮目相看。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与效益同向而行,文明创建取得硕果,“商丘好人”叫响全国……商丘的内涵多姿多彩。
近年来,商丘城市建设快马加鞭,如火如荼。商丘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要部署,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向着生态优美、宜业宜居、人文智慧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提高颜值与提升内涵并重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没去外地景区‘凑热闹’,就在家门口悠闲看风景,多好啊!”市民杨先生住在商丘市日月湖景区附近,白天,漫步于日月湖畔,凉风拂面,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晚上,日月湖音乐喷泉如梦幻舞蹈,五彩缤纷,让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今年“十一”期间,商丘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21.84%。
水是城市的灵魂,商丘市坚持以水润城,建设“水城共生”的生态城市。今年以来,围绕“河道全畅通、管网全覆盖、污水全处理、河水全变清”治污目标,一河一策,标本兼治,实施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开发水源、连通水系、保护水质,“九河十三湖”水系做到河渠相通相连、河水长流长清。
绿是生命的底色,商丘市坚持以绿荫城,打造地绿、天蓝、自然生态的园林之城。今年,商丘市计划投资30多亿元进行“一园、二桥、三廊、六河、十二个便民公园、十四块绿地、五十一条道路行道树完善、六十八条道路绿化”等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努力为市民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同时,在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中,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等形式,在中心城区强力推进育红公园、秦燕公园、中州公园等12个便民公园的新建、改建工程。
工人在民权县阿诗丹顿热水器自动生产线上忙碌。
文明创建与城市建设并举
商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道德无根可树人,诗书非药能医俗。”这是商丘古城内陈家大院里的一副对联,也是商丘文脉绵延、崇德尚文的真实写照。
在商丘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独特的区位来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全国唯一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的古城修复与展示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延续城市文脉。
文化是城市的魂魄,商丘市坚持以文化城,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以“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为主线,挖掘火文化、商文化、汉梁文化、姓氏文化等文化资源,建设中国城市建设博物馆和中国古城池天然博物馆、国际华商博物馆等,展现中华文明史、城市建设史。目前,商丘古城景区内,闹龙街、城隍庙、文庙、府衙等正在修复建设,商文化主题园、商都南亳景区、周朝宋国都城景区、西汉梁国都城景区等十大景区也在筹备和建设中。“一城阅尽五千年”文化旅游品牌正在叫响。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同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全域创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以城市带农村、以机关带基层、以干部带群众,积极培育树立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通过文明创建,商丘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形成了“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目前,商丘有7人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获得道德模范提名奖,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各行各业涌现“商丘好人”多名。“商丘好人”已成为一张叫响全国的名片。
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同行
据环保部统计,在全国近个城市排名中,2月份商丘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并列全国第9位;3月份商丘市水质改善幅度居全国第6位。水清了,天蓝了,企业蓬勃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商丘市坚持以业兴城,紧紧围绕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推动以产促城,产城融合。
目前,全市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初具规模,各类物流企业家,物流场站家,货车10.1万台,年均完成运输货运量1.15亿吨,从业人员13万多人。
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同行。年,商丘市1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16项指标增速均排在全省前5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先进位次。
如今的豫东大地,一片繁忙景象。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竣工入住,一处处公园建成开放,一个个企业入驻集聚区……商丘,正演绎着新时代的“蝶变”。
.02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28亿元跃升到年的.02亿元,年均增长9.3%
.43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年的70.19亿元提高到年的.43亿元。目前,全市1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16项指标增速排在全省前5位。
郑徐高铁陇海铁路在商丘交会。
凝神聚力砥砺前行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中共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
“厚植优势、晋位争优,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让商丘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省委提出“商丘要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继承创新,统筹谋划,提出了“一六六一”跨越发展思路要求,即明确一个目标、全力打造六区、强化六个支撑、突出一个加强。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六区就是全力打造枢纽经济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承载区、创新驱动引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华夏历史文明商丘传承创新区;六个支撑就是以改革、招商、人才、科教、作风、法治作为发展支撑;一个加强就是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明确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为商丘发展指明了方向,廓清了路径。
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市委、市政府的责任担当。无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促进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还是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都把商丘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通过国家高铁规划的实施,商丘的枢纽地位日益巩固,交通优势日益显现。我们提出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目的就是厚植优势、晋位争优,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让商丘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发展枢纽经济为突破口,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商合杭高铁、京雄商高铁、商丘机场建设,启动商丘“三环九放射”快速通道建设,商丘初步形成高铁普铁“双十字”铁路枢纽和国道高速“米”字形公路枢纽。坚持以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枢纽经济试验区。加快发展以公铁物流为重点的综合交通多式联运,积极争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异地共建区。
以建设现代城镇体系为重点,打造统筹城乡发展承载区。坚持用新理念统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一中心二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千村”城乡统筹发展体系。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生态优美、宜业宜居、人文智慧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转型升级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工程,打造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创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区。全市已发展优质专用小麦60万亩、优质花生.8万亩、优质水果73万亩、优质瓜菜.67万亩。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提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科技资本结合等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全市省级高新区数量达4家,位居全省第1名。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纵深发展。目前,我市市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项,是全省省辖市一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市之一。大力实施“东引西融”战略,向东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向西积极融入郑州大都市区,承接国内外产业特别是国际国内强企业转移投资,积极争取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异地共建区,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商丘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并顺利运行,国家一类铁路口岸和综合保税区纳入全省专项规划。今年1—8月份,商丘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规模、增速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总值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先进位次。
以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五次党代会提出“以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为总目标,以忠诚担当干净干事为总要求,以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以建立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为总保障”的“四个总”跨越发展总体要求。为确保总体要求、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到实处,我们在全市推动建立了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周例会制度、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网络舆情快速及时回应联动机制、服务企业五项工作制度等马上办抓落实9项制度机制,进一步促进全市各级干部强化责任、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创新实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把每月的25日、15日、5日分别确定为市、县、乡三级的基层工作日,排查化解矛盾、助力脱贫攻坚、强化党的基层基础,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商丘已经处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方位。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凝神聚力、砥砺前行,持续探索具有商丘特色的后发先至、跨越赶超的有效路径,持之以恒地朝着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进,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商丘市“商丘好人爱心早餐”店门口,两名暑假里的小义工摆出心形造型,庆祝自己成为“商丘好人”中的一员。
商丘好人引领城市文明风尚
无论酷暑寒冬,每天早晨,当整个城市刚刚苏醒的时候,商丘市的环卫工们打扫完卫生,便会来到“商丘好人爱心早餐服务点”就餐。这里,商丘市义工联的志愿者们早就为他们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
年3月,商丘小伙郑蒙恩在昆山市偶遇他人孤身受欺,他主动上前制止反遭众殴,不幸献出年轻的生命。
年冬,豫东大地普降大雪,连续执勤4个多小时的交警马强的警帽上挂满冰凌,这张照片被发到网上后,全国媒体及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创造了2亿多阅读量的奇迹。
如今在商丘这座城市,这样的故事依然延续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商丘好人。
商丘好人是先进人物,是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表率,是商丘这座城市的道德名片。
一个好人带出一批好人。多年来,商丘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唱响“商丘好人”品牌,壮大“商丘好人”群体,涌现出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商丘市义工联、商丘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队、“跟我来”志愿服务队、民权“爱心家园”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群体典型,形成了“商丘好人”道德品牌、文化品牌。
目前,“商丘好人”库收录有典型性代表性好人总数多人,其中多人的事迹被中央、省级媒体报道,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7人荣登“河南好人榜”,7人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获得道德模范提名奖。年,商丘市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
弘扬社会正能量,追逐最美新风尚。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带动全社会托起一座文明城。一个城市,当凡人善举成为寻常之事,文明便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有了不断生长的希望,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就会不断叠加提升。
巍峨壮观的“天下第一长寿阁”成为夏邑县一大景点。
商丘价格成农产品价格风向标
10月9日上午,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内人潮涌动,瓜果、蔬菜、水产等全国各地的产品在这里一应俱全,买卖东西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海南香蕉,个大还好吃,在这个市场你想买啥水果都能买到,国内国外的产品都有,一般我们都是批发价,也有零售的,但价格可能不一样。”来自开封从事水果批发的张先生说,每天凌晨四五点,满载产品的货车开始进进出出,那个时候都是来批发的,整车整车地拉。
据该市场负责人介绍,这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原来是由商丘市梁园区政府于年3月创办的,年在原市场的基础上重新迁址扩建,总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得益于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连霍高速与济广高速、国道与国道交汇的交通区位优势,该市场先后有多家商户入驻,成为闻名全国的批发市场。依托该市场形成的“商丘价格”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市场不断升级改造,建设了电子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客户服务系统等一流的科学管理系统和现代化设备,并新增10万平方米仓库,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
如今,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拥有蔬菜、瓜果、粮油、肉食、水产、干鲜调料等12大交易区,形成了可储存瓜果、肉食等几百个产品的仓储产业集群,交易辐射全国30个省市区和东南亚多个国家,带动商丘市及周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十强市场”。该市场交易额连年上升,年交易额突破亿元,交易量达多万吨。
近年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三大物流区之一,以商丘农产业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企业为主导,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战略方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发展三方、四方物流和电商等现代物流业,瞄准全国市场,着力转型升级,打造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区域物流枢纽。
以水润城的商丘,生态优美、宜业宜居。
商丘城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10月8日下午,家住农村75岁的冯军在女儿的陪伴下到商丘游玩。看到如今的商丘街景,冯大爷不停地感叹:“变化太大了,看这路,看这大转盘,敞亮。”
“可不,这是商丘的新标志‘商’字转盘。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幸福多了,这两年商丘扩宽了马路,建了很多公园,装了锻炼器材,每天去公园锻炼的人可多了。”冯大爷的女儿说。
在冯大爷的印象中,“商”字大转盘那儿曾是一片庄稼地,公园也只有一个人民公园,那时商丘河水脏臭,道路上尘土飞扬,更少有公共的绿地公园。
年,商丘市中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约0万平方米,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对道路进行行道树完善和绿化工程,建设12个便民公园,构建“十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的品质、品位,提升百姓的生活环境。同时,商丘还新建了很多大型公园,其中日月湖公园已成了商丘的一张名片。
日月湖公园内亭台楼阁林立,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孩子们嬉戏玩耍,老人们打起太极,游玩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晚上,公园内五颜六色的灯光亮起来,照得湖面煞是好看,随着音乐的节奏,湖中喷泉变换着不同的造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冯大爷看得更是惊叹不已:“商丘建这么大个湖,晚上咋这么漂亮,好看得很。”
近两年,为全方位塑造优美的夜间城市环境,商丘城区道路和背街小巷全部实施了亮化工程,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照明景观,营造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夜景。
碧水绕城,为城市添活力。商丘对“9河3湖”(包河、运河、万堤河、忠民河、康林河、蔡河、古宋河、东沙河、中水河及南城湖、东风湖、日月湖)的“整治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按照规划,三五年内,商丘城区治理后的6条内河将互相融通,形成一城活水。
“咱商丘真是大变样了,这两年咱的日子也好过了,幸福指数也上升了。”冯大爷说。
来源:商丘广电新闻综合频道
文明城市我们永远的追求,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
FM7精彩推荐7欢呼
商丘紧急救援两岁儿童,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