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市物流业快速发展,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出发点,依托我市产业经济基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电子商务等优势,着力改善物流基础设施,优化政策服务环境,加快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推动物流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发展目标
通过规划物流发展、拓展物流通道、建设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企业、建设信息平台、实施产业联动、优化服务支撑,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力争年物流业纳税总额从年万元增加到2亿元以上,年超4亿元,年超6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规划物流发展
1.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聘请专家团队,立足我市物流业发展实际,科学编制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重点、举措及空间布局。(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发改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年8月
2.强化物流用地保障。支持市重点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用地、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执行工业用地相关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利用传统产业生产基地、旧厂房、旧仓库等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仓储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牵头单位:规划局、国土局,配合单位: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常态化推进
(二)拓展物流通道
1.海港通道。发挥对台优势,加密直航台中、高雄的航班;力推围头港2号泊位(可停靠5万吨以下的船舶)尽快对外开放。依托晋江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新辟一条围头—越南外贸集装箱航线。(牵头单位:口岸办、交通运输局、太平洋港口公司、陆地港,配合单位:侨台外事局、金井镇)
完成时限:年下半年
2.空港通道。争取设立国际邮件泉州(晋江)互换局(交换站);开通和加密至东盟、南亚等“海丝”沿线国家的航线,拓展国际航空货运业务。新增1条泉州-潍坊全货机航线。争取顺丰、邮政等快递企业更多货机航线落地晋江机场。(牵头单位:邮政管理局、晋江机场公司、陆地港,配合单位:口岸办、商务局、交通运输局、泉州海关晋江办事处、青阳街道)
完成时限:年10月
(三)加快园区建设
1.现代物流园。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园一期“三通一平”工作,推动德志、金石、耀中等3家已签约的物流企业入园建设。(牵头单位:西园街道,配合单位:规划局、国土局、磁灶镇)
完成时限:年下半年
2.临空物流园。加快货机停机位、全货机保障货站(包括货机停机坪、滑行道、联络道及保障仓库)等机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国内外大型航空快递企业、航空代理人,建设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为一体的航空物流园区。(牵头单位:青阳街道、罗山街道、新塘街道、陈埭镇、晋江机场公司,配合单位:口岸办、商务局、规划局、国土局)
完成时限:争取2-3年内完成机场物流设施建设。
(四)培育物流企业
1.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互联网物流、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企业;吸引我市在外经营的龙头物流企业回归发展;引导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百世汇通、德邦等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在我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性总部。(牵头单位:商务局、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发改局、交通运输局、各相关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年6月
2.扶持一批传统企业升级。支持嘉丽、闽运兴、盛辉物流等传统物流企业通过更新物流装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投建高端仓储、先进分拣设备、低耗节能型冷库。(牵头单位:商务局、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经信局、海洋与渔业局、各相关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常态化推进
3.推动一批物流项目建设。推动传化公路港、顺丰速运物流仓储中心等4个项目早日建成投入运营,推进陆地港二期、菜鸟智能骨干网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牵头单位:各相关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配合单位:发改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
完成时限:年12月
(五)建设智慧物流
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鼓励物流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传化公路港“陆鲸”平台和闽运兴“龙易配”物流互联网平台等企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广和应用。(牵头单位:经信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发改局、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到年底企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晋江物流企业的覆盖率达到50%,到年达到70%,到年达到80%。
(六)实施产业联动
1.引导物流服务外包。鼓励制造企业对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实行外包,重点支持大型民企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常态化推进
2.开展产业联动试点。重点引导安踏、恒安、百宏等大型工贸企业与本地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两业”联动发展。(牵头单位:经信局、商务局,配合单位:交通运输局、国税局、地税局、各相关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年12月
(七)优化服务体系
1.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配合做好调查研究、技术推广、标准制订和宣传推广、信息统计、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规范物流行业发展。(牵头单位:商务局,配合单位:发改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税局、地税局、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年10月
2.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一是引进物流专技人才。依托晋江智通公司、成功人士等人力资源机构引进物流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新型物流运作和操作的专业型人才;二是打通物流人才招聘通道。依托海峡人才市场举办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等省内高校合作开辟校园物流招聘专场,在侨乡人才网开设“物流招聘”栏目。三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借助泉州轻工学院、理工学院的职教资源,支持学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办学,共同设立物流实训基地。四是开展物流专题培训。适时举办物流从业人员在职培训、物流企业高管沙龙、物流企业总裁班等活动。(牵头单位:人才办、人社局,配合单位:经信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高教中心办,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
完成时限:年12月
3.营造物流发展环境。一是做好纳税服务。在传化公路港等重点物流园区设立国税办税服务厅延伸点,为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办理纳税申报及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运输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纳税服务。二是优化车辆管理。逐步放宽道路运输许可证的准入条件,并在个别物流园区进行试点;有序放宽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及停靠限制,设计货物运输绿色通道。(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国税局、交警大队,配合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地税局)
完成时限:年7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晋江市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我市物流业发展日常协调工作。
(二)强化政策引导。认真宣传落实国家、省、泉州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文件精神,指导重点物流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继续梳理完善并大力宣传我市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对有关物流业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及时将有关物流项目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建立完善物流招商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动态跟踪和协调服务,做到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达产达效。
(三)加强绩效考核。各镇(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要相应制定物流业发展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市效能办牵头将物流业发展工作纳入市对镇(街道)和市有关单位的年度工作绩效考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