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你肯定想知道遵义综合保税区规划建

核心提示

7月10日,贵州省商务厅发布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这是继年贵阳综合保税区、年贵安综合保税区后,国务院在贵州省批复设立的第三个综合保税区。该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爆遵义舆论,历时三年多,“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遵义综合保税区终于顺利拿到闪亮亮的“身份证”。

三年申报路,一朝梦圆时。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意味着遵义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新征程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味着遵义在“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征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梦想同步;意味着遵义在与贵阳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双城记”中,以差异实现互补,用共享成就未来。

日新月异的遵义综合保税区

解读一

综保区的遵义红利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遵义综保区获批将为遵义带来哪些红利?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鲁成军说,遵义工业发展在全省“工业化”战略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全市缺乏支撑性开放平台,开放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进程,难以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既不是边境口岸城市,过去没有保税区功能,通关时间长、通关不便利,导致外经贸长期呈现弱势格局,难以吸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带动性、龙头型项目入驻;汽车、电器、能源、化工、材料等行业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规模小、配套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工业的转型升级,削弱了其对黔北经济协作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申建综合保税区将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可协调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与两种资源,大幅提升服务开放能力,极大地提高通关效率,提高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便利化水平,吸引国内外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轻工业及相关技术、人员和资金流入,带动优质资源的集聚,促进相关上下游企业向综合保税区集聚,加速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另一方面,进出口贸易、投资和对外经贸合作又将进一步带动航空、货运物流、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据透露,根据综合保税区申报程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综合保税区后,一年之内,要按照综合保税区相关标进行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后申请国家验收。验收通过后,遵义综合保税区才能封关运行,综合保税区才能发挥其功能政策。

市商务局副局长张显敏告诉记者,遵义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后,其主要特点是“境内关外”,也就是综合保税区设在中国境内,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根据海关监管要求,对综合保税区实行围网管理,设置红外线感应和进出卡口,区内区外实行物理隔离。

更为重要的是,将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等外贸新业态,为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动力。今后,群众将在正规的渠道和平台上通过互联网、APP等方式,直接购买到价廉质优的商品。同时,对入驻保税区的企业在遵发展也是重大机遇,将大大减少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解读二

综保区的贵州记忆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奔流不止,而记忆的足音虽会远去,但总有着些许的相似犹在昨天。

地处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规划面积为3.01平方公里,围网区域2.69平方公里的贵阳综合保税区,于年9月14日获国务院批复成立,成为贵州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年9月12日,贵阳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年12月27日,贵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乘此东风,《贵阳综合保税区管理条例》应运而生并于年9月14日正式施行,该条例作为我省第一个规范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对贵阳综保区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这成为近年来综保区贵州记忆第一个闪光点。

无独有偶。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国家级新区——贵州贵安新区。业内人士认为,贵安新区地处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规划控制面积平方公里。该新区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而在这一个国家级的新区内必将规划匹配建设引领内陆开放经济发展的综合保税区。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年1月12日,贵安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

贵安综合保税区成为贵州省第二个综保区,与第一个相比,贵安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小于贵阳综保区。东至东纵线、南至新寨村、西至凯掌水库、北至黔中大道。

这成为综保区贵州“记忆”第二个闪光点,而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直与贵阳唱响“双城记”的遵义,其实早有深谋远虑,并已开始运筹帷幄遵义综保区的“大事记”。

“为构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年12月8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争取在贵安新区、遵义和贵阳临空经济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自由贸易园区’”。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方东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市于年2月启动了遵义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在省、市的强力推动下,遵义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时间就这样定格在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省商务厅7月10日通过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地处新蒲新区虾子镇境内遵义综合保税区跃入公众视野,其核心区规划面积为1.11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特色轻工产业。

为致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还同步规划了23平方公里的托管区及辐射区。规划用地北面有遵义机场,南面有杭瑞高速,西面有渝黔快铁遵义东站,距乌江航道40公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

从此以后,百度词条中输入“遵义综合保税区”,不再是“空白”,而这也成为了综保区贵州“记忆”的第三个闪光点。

截至年9月,我国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有43家。目前除了东部沿海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是江苏共计9个,次之是山东,拥有潍坊、济南、临沂3个综合保税区,而贵州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拥贵阳、贵安、遵义3个综合保税区的省份,成为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的地区。

这份综保区的贵州记忆十分闪亮,且满载荣光,昭示着贵山贵水美好的发展前景和蕴藏的无限可能,又与贵字(中国的一个宝贝)有着某种契合。

解读三

综保区的遵义智慧

早些年,国家批复成立的相当一部分综合保税区是由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升级整合而来,中西部占了多数,这反映了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综合保税区开始主要依托园区设立,而中西部主要依托空港或综合支撑设立。根据综合保税区不同产业基础和区域位置,可以将综合保税区分为依托园区型、港口枢纽型、综合支撑型和边境口岸型。

由于综合保税区的批准设立要求有外向型大型项目亟待进驻为原则,因此,现有综合保税区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设立的十分普遍。东部沿海地区除依托园区设立综合保税区以外,还利用空港、海港设立港口枢纽型综合保税区。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处于内陆,没有出海口,因此,利用空港、内陆港及外加园区的综合支撑型综合保税区比较多,其中比较成功的有重庆西永、成都高新、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等。

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引领下,遵义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有着自己的思考、体量与智慧。

张显敏认为,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来看,对外开放平台和载体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贵阳、贵安综合保税区处于贵州中部,贵州省典型的内陆山区喀斯特“破碎”地形地貌、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这决定了上述两个综合保税区更多服务于黔中经济区。而申建遵义综合保税区,既为黔北经济协作区提供了综合性对外开放平台,实现黔北与黔中的联动发展、互补发展、共同成长;又可以与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形成自东向西贯穿、南北遥相呼应、辐射全省区域的三个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我省对外开放格局。

更为重要地是,可助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促进遵义对外贸易发展。

这样的发展,国内早有先例。如年2月底通过验收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年的.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的亿美元,成为推动四川省外贸进出口增长的“新引擎”;又如年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以来,重庆市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从年的亿美元迅猛增长到年的亿美元,跃居中西部第一。

由此可见,申建好综合保税区,可快速聚集一批外向型企业,培育壮大外向型产业基础,迅速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行动执行的速度。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遵义于年2月,按照“整体规划、同步申报、同步建设、同步招商”的原则,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申建工作。

从报送申请、实地踏勘到规划选址,从建设厂房、装饰装修到招商入驻……处处彰显了遵义赶超跨越的“新速度”、砥砺奋进的“大智慧”。

新蒲新区参与申建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同志说,参与申建工作的各方以强大的执行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推进,用较短时间走过了国内其他综合保税区数年的申建历程。自年启动申报建设工作以来,遵义综合保税区按照“边申报、边建设”的思路,重点推进了遵义综保区标准厂房、综合服务大楼、园区道路、信息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辐射区建设。遵义综保区已建成一期63栋、共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保税仓库、查验仓库和综合服务大楼均已完成主体建设。综保区内主要道路建设、环境绿化、管网建设已经完成过半。辐射区及托管区内,主干道路、水电管网、标准厂房、人才公寓、商业服务街区、学校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投用,已建在建生产生活设施面积近万平方米,为遵义综保区封关运行打下了坚实硬件基础。

而于今年7月遵义综合保税区顺利拿到“身份证”,这就意味着,获批将推动遵义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遵义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

解读四

综保区的遵义特色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表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的活力之源和动力之本。实践证明,设立综合保税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条件,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商务局、新蒲经开区等不少同志,始终在不同战线上,默默为综保区的建设与发展而忙碌着,而遵义综保区获批后,他们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任务更多。

“贵阳、贵安、遵义综合保税区主要在主导产业上错位发展,互为补充。贵阳综保区主要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产业,贵安综保区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遵义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特色轻工产业。”新蒲经开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遵义综合保税区选址建设于新蒲经开区。

其一,在于新蒲经开区区位优势明显。新蒲经开区北面有遵义机场,南面有杭瑞高速,西面有渝黔快铁遵义东站,距乌江航道40公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同时,遵义正在同步申请设立遵义新舟机场航空口岸,有利于实现港区联动发展。

其二,新蒲经开区外向型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年新蒲新区引进了一批手机、主板、平板电脑生产企业入驻,企业生产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具有较强的保税加工需求,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遵义综合保税区规划在新蒲经开区。

到目前为止,新蒲经开区引进了财富之舟、鸿鑫通讯、京立通讯、禾苗通讯等97家智能终端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年完成进出口4.02亿美元,年上半年已完成进出口4.1亿美元,年预计完成进出口7-8亿美元,成为贵州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而遵义综合保税区必将成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遵义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平台和抓手。

“在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共融互生,我市认真研究综合保税区功能和政策的新特点,积极向中央、省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构建适合贵州省情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发挥好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政策优势,抢抓国家促进加工贸易梯度的政策机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积极申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全市外贸转型发展,助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同时,还能主动对接上海、天津、重庆等自由贸易区和其他综合保税区,实现区区联动发展。”副市长方东如此说道。

记者手记

从文化走出去的“醉美遵义”惊艳欧洲,到引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遵义综合保税区获批;从好山好水孕育的“遵义红遵义绿”优质农产品畅销四方,到小小宣讲员走进国内知名高校宣讲长征故事……无不彰显了文明开放遵义的新姿态,开放正引领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崭新的面貌、踏石留印的脚步,不断书写赶超跨越的遵义精彩。

编辑:葛丹丹

来源:遵义日报

审核:冯波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cp/8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