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西安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正式批复!

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来了!

最新命名——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近日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年国家物流枢纽

建设工作的通知》

共有23个物流枢纽

入选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全国城激烈角逐

最终仅圈定23城

西安脱颖而出

获得官宣!!

何为国家物流枢纽?

西安入选建设

意味着什么?

据国家名单,此次入选城市

主要涵盖6种类型:

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

不难看出,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区域、类型分布相对均衡,有利于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实施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据名单分析,入选城市主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进行战略部署,西安位列西部区域。

如今,西安将携手其他22城入选加快构建联通内外、交织成网、高效便捷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作体系推动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框架和基础支撑

西安: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一个城市一旦获得“国家物流枢纽”的定位,将在铁路、公路、港口和航空网络中占得先机。物流,和人流、资金流一起,构成影响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

01

西安港

唐山港在西安港设立内陆港、“西安—宁波”“西安—青岛”陆海联运班列首发、《共建“一带一路”(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发布、“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以西安港一系列密集行动为代表,西安正在着力建设“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城市,连通国内主要城市群,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9月18日,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莫斯科)果汁专列从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吨陕西浓缩苹果汁首次搭乘长安号出口俄罗斯。这是中欧班列长安号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陕西优势产业、优质产品走出去的又一生动实践。

得益于西安发达的物流枢纽,如今在西安,市民想买来自全国、全球的商品,不用漂洋过海,不用舟车劳顿,手机下单就可以快速轻松收货。

02

机场航空物流

如今从西安出发,2小时以内航程覆盖中国75%土地和85%经济资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74条国际(地区)及港澳台航线中,包括“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的33个城市,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目前陕西航空物流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业务量占到全省的98.6%。”随着泰国狮航航班落地,来自泰国的“迷你”菠萝顺利入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指定口岸,仅4个小时后这批货物已经上架西安超市。另外一批来自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50余吨龙虾,第一时间快速完成分拣、清关、配载、出库,并快速转运至上海等11个城市的航班上。

03

物流大通道建设

大西安发展大物流,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西安港、空港新城、自贸区等基础设施、物流配套及政策红利。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国的货物汇集到西安,然后发往全球,全球货物到达西安后通过地面物流输往全国各地,买全球、卖全球在西安得以实现。

通过物流大通道建设,从宏观上布局的万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雏形已逐步显现,正全力打造丝路物流商贸网络蓬勃跳跃的“心脏”。此次西安入选类型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再次说明陆港服务在西安乃至陕西省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西安:

内陆港口的集散枢纽

西安作为西部地区获批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为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4种类型枢纽叠加。

除陆港型、生产服务型要求外,还要依托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大城市消费市场等,为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商贸活动、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提供商品仓储、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以及金融、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01

国际物流通道聚集

按照《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年)》,立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到年西安市“两港五园十一中心”骨干物流节点体系基本形成。

两港五园十一中心

两大国际物流枢纽港:西安陆港、西安空港

五大区域枢纽物流园:临潼、泾河新城、沣东新城、鄠邑秦渡、长安引镇

十一个物流中心:新丰、阎良、高陵、经开、秦汉、三桥、周至、高新、航天、灞桥、蓝田

统计数据显示,年西安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较上年增长14.98%,是年的3.49倍,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0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生产总值.49亿元,增速达到6.3%。快递业务总量.93万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第8位……西安,正在加快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国际性综合物流枢纽,推动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

02

开放平台不断拓展

综观整座城市物流领域的发展,大西安综合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在加快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国内外国际枢纽机场,西安港与国际性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正在加快实现,西安港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业务合作持续强化,全力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通的中枢要冲。

通过“全面对接市场、一企一线运营”模式,如今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形成政府统筹、多平台运营,既相互竞争又优势互补的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组织模式,促进了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跨越式发展;联合海关推行“全天候、无假日”和“7×24小时”电话预约通关制度,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已建成一站式、智慧化通关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助推物流业发展环境持续快速提升。

随着西安港与连云港、宁波港、广州港、青岛港和天津港等我国东部主要港口实现互联互通,西安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连通。西安内陆港口的枢纽集散功能日益凸显。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支柱产业地位初步形成

近年来,西安物流业发展迅猛

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加之路网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物流业已成为

西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自贸试验区

从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常态化运行

到多条国际航线开通

西安正站在开放最前沿

拓展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平台

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来源:机遇西安三秦都市报

编辑:西安报业全媒体编辑蜀妹在西安

审核:周粟何砾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End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感人!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听他们讲述这些故事……●西安等城市为何成了“网红”?新华社为你揭秘答案……●点赞!西安这项经验将在全省推广,你参与了吗?●重磅!年底前西安轨道交通将“6线齐发、9线共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cp/60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