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中国疫情防控中社会力量参与的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www.sjqbdf.com/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1]

社会力量在参与国内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捐赠主体多元、参与方式多样,捐赠额超亿;

二、大规模、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社会力量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复学;

四、社区防控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捐赠主体多元、参与方式多样,捐赠额超亿

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迅速组织捐款捐物。截至4月23日,全国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资金约.94亿元;捐赠物资约10.94亿件;累计拨付捐赠资金约.19亿元;拨付捐赠物资约10.49亿件。互联网捐赠超过万人次。[2]

从捐赠主体来看,企业、慈善组织、个人等均积极参与慈善捐赠。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马云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设立亿元级专项基金,用于物资采购、医护人员帮扶及疫苗研发;有60,余家企业通过捐款形式助力疫情防控;[3]截至3月26日,全国已有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82.6亿元;[4]此外,包括名人明星、“网络红人”、企业职工、环卫工人等在内的社会公众也纷纷捐款捐物。

从参与方式来看,企业通过发挥其自身优势,向社会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技术来支持疫情防控。如拜耳医药捐赠了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影像诊断产品在内的1万元医疗物资;中国惠普向前线23医院捐赠了台IT设备;阿里巴巴菜鸟绿色通道,基于菜鸟强大的物流云平台,为国内外有捐赠物资需要运抵湖北的机构(团体)提供免费的运输服务;[5]为加速新冠疫苗研发,阿里云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等等。另外,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市也通过筹措防疫和生活物资的形式驰援湖北,捐赠品包括医疗用品、生活用品、农产品等,物资用于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湖北人民生活的保障。

二、大规模、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3月17日,民政部印发《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指引》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对志愿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自2月23日武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相关招募信息发布以来,7万余人先后报名。经过审核并根据实际需要,2万余名志愿者上岗从事关爱行动,由各社区具体组织和动态管理,最多的时候,志愿者人数超过2.4万。[6]截至4月23日,全国已有20多万名社会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超过29.8万个,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万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达1.97亿小时。[7]志愿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活跃在抗疫第一线,在有序的组织下,开展着医疗支持、公共场所疫情排查、协助社区联防联控、助力企业生产防疫物资、心理援助等志愿服务。

此外,志愿者培训让志愿活动更加专业、高效。1月26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为志愿者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以此为基础,各地纷纷开展关于志愿者的相关培训工作。如吉林省通过邀请医疗防疫、志愿服务、心理疏导等领域的专家开设视频课堂、制作发布“青年防疫志愿者线上培训教程”、组织线下防疫自护教育等形式,为名志愿者开展多期岗前辅导,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专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京鄂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自1月23日启动至今,动员了2多名志愿者,直接为受疫情影响的2万多名京鄂和其他省市的在地居民提供了社会心理、医疗健康、防疫知识和生活指导等专业志愿服务。社会力量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行动,探索并开创了在线平台社群服务的“三线+三师联动”[8]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益。[9]

三、社会力量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复学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提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此后,在国务院和工信部推动下,《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 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发布。截至4月21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回升至99.1%和95.1%,复工复产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湖北省开工率和复岗率也分别达到98.2%和92.2%,接近往年正常水平。[10]

3月底以来,教育部、北京市和湖北省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此后,各省陆续公布复学时间表,各级各类学校按要求错峰复学。

社会组织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行业协会商会为会员单位复工复产提供多项服务。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行业协会商会推动企业分区分类分批复工复产、协助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疫需求、协调解决用工用料用能用运困难、自觉维护行业市场秩序、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引导等。为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从劳动用工、工资待遇、企业减负、指导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多项措施;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及时下发建材与家居行业做好恢复生产、贸易等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行业企业从短期复工到中期发展进行业务指导;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为会员企业、产业集聚地政府提供生产加工采购信息平台,推动供需信息对接等。行业协会和联合会通过积极发挥枢纽作用,为本行业的复工复产提供支持。[11]

二是基金会通过采购物资、联合倡议等方式助力复工复产。一部分基金会通过采购物资,帮助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带领贫困主体复工复产,助力贫困户返岗稳岗。此外,基金会也采取联合倡议、联合行动等方式,助力城市应对疫情常态化能力的提升和民众生产生活的恢复。

三是志愿服务组织助力复工复产复学。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与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构建一支高水平专家志愿服务队伍,为中小企业无偿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志愿者及社工将持续为复工复产复学提供引导,包括协助校园消杀等工作以及发挥专业优势,为复工复学人员提供针对性心理辅导和科普讲座,舒缓公众心理压力。

四、社区防控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的基层社区成为了疫情防控重要阵地。中央和地方发布多个文件,倡议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四方联动参与社区防控工作。

1月24日起,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民政部、卫健委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致全国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倡议书》。各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协同城乡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组建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分类开展社工服务、服务“一老一小”机构、推进疫情防控心理援助。4月16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境外输入和个别地方本地疫情交织叠加,当前我国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社区和公共场所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将呈现如下趋势。第一,专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机构、社工机构将更好地发挥优势,更为系统、有效地递送相关服务;第二,在后疫情时期,专业机构将在心理援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社会力量参与政社协作的机制将进一步得到优化;第四,伴随着民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疫情防控,社会组织“走出去”的进程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

信息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

汉中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cp/51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