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力达兴富投资睿兴投资等9家机构于11

年11月12日飞力达()发布公告称:兴富投资王廷富、睿兴投资姚文军徐嫱、宁泉资产杨东余璟钰沈沁孙哲钱敏伟张斌、睿郡资产杜昌勇唐胜、兴全基金董承非、盛山资产甘世雄、国泰君安证券薛波、贤盛投资杨海、中新集团黎承林于年11月10日调研我司。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公司推进“5G+智能制造”无人化供应链共享协同平台,后续的战略布局是怎样?

答:公司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智能终端产业基础和数字化转型实践,建成智能化立体仓库,并与智造企业、知名高校、通信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打造基于5G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化供应链协同平台。将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深度结合,在效率提升、成本节约和节省人力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为智造业效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供应链支持。综保区无人化供应链协同示范区运行控制中心于今年首次投入使用。该控制中心是无人化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大脑中枢,主要包括园区总览、智慧仓储、无人驾驶、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五个核心模块。其控制系统利用GIS技术对综合保税区空港实现1:1实景建模,借助5G通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整个场景数据接入综合管理平台,将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全面掌握运行态势,实现“人-物-数-事”跨系统领域“一张屏”管理,从而实现管理数据化、应急主动化,为“智慧之城”注入新动能。公司创新研发并成功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效率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应用上,公司相继投入自动化流水线、自动化仓库、AGV、RFID技术、5G无人驾驶等一大批自动化物流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卓越的服务,做制造企业可信赖的供应链伙伴。后续,公司计划将重庆已经落地实施的“5G+智能制造”无人化供应链共享协同平台经验模式逐步复制,在华东、华南继续打造智慧物流园,建立共享物流中心,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步伐。

问:公司对供应链行业前景有何预判?

答:随着电子信息、通讯及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国产化的更加深化,培养和带动了国产品牌企业,代工企业,零部件企业等产业链,而这些制造业企业也在进一步走向全球,在这个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全球物流需求。再者,大型智能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一般为全球范围的,对于其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来说,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需要具备全球化的服务网络、资源调度能力,和业务运营能力。此外,基于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实现的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正在有力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真正意义实现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的供应链设计与精准的产品、服务提供;智能化技术及工具正在被应用到制造业供应链的各环节,以作业层面的自动化,运营管理层面的协同与管控,支持供应链可视、自优化、精准预测。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正朝着全球化、一体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问:公司核心领域是智能制造供应链,请谈下公司选择聚焦这个领域原因.

答:公司在年提出做智造供应链,当时并不是市场的主流,大家不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但是三年多下来,无论是从政策面、市场还是研究机构都能看到,智能制造供应链板块大有可为,围绕企业的合同物流、货代、供应链这些领域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挖掘,这也符合整个物流行业的格局。快递在整个世界物流格局里面尽管有大公司,但快递占整个物流行业的比重并不大,虽然由于电商的发展,比重比以前有提升,但它仍属于新兴板块,而不是核心板块,2B企业端才是物流业的核心,所以当时公司决定选择智造供应链作为自己的赛道。现在看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技术驱动已是行业的大势所趋。这不是跟风去做,是公司深入研究出来的。制定战略,要抓住行业范围内整个大的脉络,抓住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主线,产业互联网、AI、5G、数字化,正在推动各行各业包括物流供应链行业发生质的变化。过去三年,公司做的是回归业务主航道,有些非主航道业务不是不做,而是要围绕主航道,围绕使命、战略去做,要围绕为行业创造价值去做。一个公司要安身立命,要长久存在发展,让团队能成长,它本身要不断为客户、行业、社会创造价值,要不断去研究。如引进确保公司跟上市场前沿的趋势性物流技术,引入新的数据化转型的理念。公司每一年都在更新迭代,上业务系统,做数字化中台,梳理流程,这些都是公司长期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可以认为公司上市之后的前几年,围绕原来重要的行业定位做了一些多元化的尝试,这三年主要回归主航道,重新厘清战略回归主航道,是一个调整期。接下来的几年是实现愿景、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

问:公司目前有哪些重要客户,在客户拓展方面有什么进展?

答:公司拥有丰富的物流服务经验,在各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在电子信息制造业,acer、华硕、小米、传音、泰科电子、仁宝、纬创、华勤电子、大联大及立讯精密均是公司客户;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公司与长城汽车、吉利、保时捷及沃尔沃等品牌客户展开合作。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公司继续服务全球家用机器人专业智造品牌制造商添可电器,在精密仪器行业,德州仪器、牧田均与公司展开业务合作。在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多年。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则有强生(中国)、苏州隆力奇、利乐公司、旺旺集团。服务好这些知名优质的客户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行业知名度,便于公司新客户的开发以及新业务的拓展。公司六大目标行业中,今年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强劲的势头,陆续拿到得力、领翊、戴森、科沃斯、冠捷、蓝思一批知名客户,同时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大有斩获,新引进了一批头部客户,如蔚来汽车和贝内克等;其他四个行业也陆续导入一部分新的客户,业务也有所增长,新能源方面与高景、正信、尚德、亿晶等光伏企业展开合作;快消领域,三季度开始为依云提供国内合同物流的服务;同时在售后配件业务中,获得Dell、Vivo的认可,拓展仓储备件业务。另外在战略合作方面,也与长安民生开展了资源互补的业务合作。除了业务的积极合作以外,在方案咨询方面公司近期也为采埃孚和ABB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了自动化仓库咨询服务,客户对公司的自动化方案能力予以高度认可。

问:公司未来的战略是?

答:公司依据最新确定的战略定位,在行业开掘方面,继续深耕IT制造业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尝试电子信息制造行业新的业务领域及运作模式,同时,加强对其他相关智能制造行业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以内生式拓展与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尝试将在IT制造业积累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向其他相关智能制造行业进行复制,目前公司已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精密仪器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及快递消费品行业积累了相关成功案例,初步形成了公司六大目标行业解决方案,为公司持续的业务转型升级及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客户拓展方面,由于全球知名品牌商在其制造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公司将继续坚持品牌商大客户策略,通过深入服务品牌商大客户,特别是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及其全球产业链,促使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带动公司物流供应链管理向产品标准化、服务精细化、方案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区域全球化拓展方面,从整体层面来说,公司将不断适应全球供应链在地区间、国际间调整、转移及整合的大趋势,继续加大对海外服务网络的投入,优化公司海外服务网络的布局,以提升公司海外服务能力;从单个客户层面来说,公司坚持将品牌商大客户策略在区域维度上进行延伸,紧密跟随并密切配合品牌商大客户海外业务拓展,以协助品牌商大客户的海外业务布局,同时也带动公司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抓牢公司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投资力度,以顺应智能制造客户及制造供应链物流产业的数据化、信息化及智能化趋势,旨在使公司成为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B2B领域领先的物流科技公司。

问:公司1-3季度的业绩有较大提升,原因是什么?今后在保持业绩持续增长方面有什么工作?

答:公司1-3季度在收入方面围绕主赛道积极开拓,在新业务,新版块中不断取得佳绩;在成本控制方面不放松,严控成本与费用支出,加强应收款管理,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cp/131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