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怡亚通的商业盈利模式——拿银行的钱挣钱
作为一家本土物流企业,怡亚通55%左右的高净资产收益率背后,是其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基础上的产融模式。
研究发现,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转变后,怡亚通纵向整合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形成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并通过采购与分销职能,为物流客户提供类似于银行存货融资的资金代付服务,赚取“息差”收入;同时,针对需要外汇结算的业务开展金融衍生交易,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赚取了巨额收入。在这种产融模式下,怡亚通业务额从年的25.7亿元快速上升至年底的.6亿元,增长7倍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8%,并取得惊人的资本回报。但是,怡亚通维持运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系统,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30日,公司银行融资规模达45.64亿元,约是其3.54亿元净资产的12.9倍。
截至年12月14日,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一个月的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怡亚通或公司)股价较上市开盘价上涨52.64%,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中小板指数-4.42%、12.71%的涨幅。怡亚通是首家上市的本土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近几年业绩一直保持突飞猛进的高速增长态势,年实现业务量.5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4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2.58%、53.92%和25.41%,而且其上榜“中国发展最快的物流企业TOP10”、“《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第25位”。但无论从规模还是管理上,怡亚通与UPS等国际巨头都存在一定差距,其获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是怡亚通独特的商业模式。研究发现,怡亚通以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产业基础,开展存货融资业务及相关的外汇衍生交易等业务,将物流主业与金融业务有机融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产业基础: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
创立于年的怡亚通,先后经历了“单一代理通关”和“IT物流”等第三方物流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导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即主要由第三方物流演变而来的第四方物流,其主要职能在于通过咨询、IT技术等手段,对买卖双方以及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运作做出调整。
供应链服务的实际应用
A、B公司都是强企业,怡亚通是B公司的分销执行之一,A公司没有和怡亚通公司做过生意。A公司准备买B公司的大型服务器,B公司大型服务器的技术含量、运算速度、配置很高,价格达多万美元,涉及到的环节很多,所以通关比较复杂。
但是还有3天就要2季度结束,B公司要做2季度结束前把这个服务器的合同完成,以作为2季度的业绩。怡亚通作为B公司的分销执行,怡亚通在经营过程中代垫的关税、增值税每年高达20多亿,是深圳的利税大户,获得政府很多荣誉和支持,增加了公司的商誉,与其他几家分销商相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批文,即允许进关的审核,完成B公司的要求。
由于A公司是大公司,怡亚通在操作中,首先帮A公司然后垫付了17%即万左右的关税,怡亚通负责香港和国内的运输、报关、保险、仓储和服务器款的垫付。B公司有货到付全款的规定,给予怡亚通1个月的帐期,怡亚通再给B公司开30天后支付的信用证,在B公司完成了服务器的安装和调试之后,这2个月的时间内A公司把货款和增值税的支付给怡亚通,怡亚通收取2%左右的费用。
在这个案例中,体现了怡亚通在通关、资金流、客户拓展方面的综合实力,通过怡亚通的平台,提供给客户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
产融模式:开展存货融资及外汇衍生交易
怡亚通不仅提供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并在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产业基础上开展金融业务的模式,而这才是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怡亚通的产融运作模式,使其俨然像一家小型银行,将银行借贷资金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方式投放给客户,并从中赚取“息差”,同时,针对外汇结算业务开展金融衍生交易对冲外汇风险。
存货融资
公告资料显示,怡亚通获得采购商的委托合同后,即在其客户资源信息系统内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通过电汇、信用证或保函方式代客户垫付货款,其后将货物运送至客户时收取货款(图2)。而对分销商(生产商)而言,当怡亚通为其承运货物时,怡亚通代采购商预付货款,使得分销商(生产商)能够及时收回资金,投入下一轮再生产。
怡亚通的垫付比例一般为总业务量的20%—30%,这种垫付款项的利息收费及服务费,就是怡亚通的存货融资收入,也就是息差。
怡亚通的息差有多大呢?前面已经提到,代付的费率加权平均值为1.74%。乍一看,这个费率远远低于银行贷款的成本,即使考虑到有10%的优惠利率,其融资成本也在4.8%—6.6%之间,难道怡亚通会做赔本的买卖?
奥妙在于周转率。按照业务量计算,怡亚通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近年来一直稳定在20次以上。
我们不妨算算怡亚通的息差收入:
费率的加权平均值(1.74%)X周转次数(20—26次)X垫付比例(20%—30%)=6.96%~13.5%
远远高于同期4.8%~6.6%的融资成本,而怡亚通每年的业务量高达亿元以上,其息差收入多么可观。
外汇衍生交易即汇兑收益:
具体操作是: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时,怡亚通一般先将人民币存款质押给银行,获得短期银行美元外汇借款;另外一部分人民币存款用于远期外汇交易保证金,以提供等值且有追索权利的融资额度及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该举措为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年该业务为怡亚通贡献利润.17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76.28%。而年上半年贡献利润3,.6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4.61%。到了9年达到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68.36%
而在收费上,怡亚通目前采用的是以交易额为基准的浮动收费法,这一模式使怡亚通与采购商、供货商从传统的客户关系发展成利益共同体,通过整合企业供应链环节,提高企业供应链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业务量(交易额/量),同时提高本公司的服务费收入。因此,怡亚通与客户“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你的卖价高了,我的成本就高,利润就低),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另外,怡亚通的收费模式与固定收费法相比更具发展潜力(不受固定费率的限制),而与以企业效益为基准的浮动收费法相比,公司的收费模式风险更小,不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怡亚通的常规资金流主要来自银行短期借款。怡亚通是浦发银行VIP客户、建行“白金客户”、招商银行“贵宾客户”、华夏银行“最佳合作伙伴”,这为怡亚通长期做债券融资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怡亚通还有来自战略投资者的股权融资。正是这些充沛的现金流支撑了怡亚通这个看似供应链管理实质是供应链金融的盈利模式。但怡亚通成功背后也存在一些风险,首先,在为客户代付之前,怡亚通会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严格筛选、控制代付比例,并对相关货物的变现能力有较高要求,但是由于代付规模远远超出公司净资产和营业收入规模,因此,任何一次的收款不畅,都将给公司资金链带来较大打击。其次是信贷风险。目前怡亚通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银行,如果国家出于调控宏观经济考虑采取收缩信贷的政策手段,则对倚重资金流从事金融业务的怡亚通而言,其业务量将可能受到影响。而且,后续再融资也是一大考验。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怡亚通所需的资金规模也相应扩大,负债率水平可能也就随之上升。数据显示,怡亚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的物流服务商,怡亚通负债率一直超过90%,而单纯提供物流功能的企业维持在40—50%之间,即便开展质押业务的中储股份,其负债率也不超过70%。数据显示,怡亚通存货融资的盈利空间正受到挤压,一方面是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导致公司融资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却因服务客户主要为世界强和中国大型企业,公司议价能力有所不足。数据显示,存货融资“息差”收入对利润总额的贡献呈弱化态势,4年该业务对利润总额的贡献率达98.21%,而年上半年,已下降至45.39%,年更是低达23.72%。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怡亚通整体盈利状况在外汇衍生交易业务的贡献下得到熨平,但是,这一收益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实现的,未来该业务能否为公司带来稳定或增长的盈利,尚存较大不确定性。
(转自:深圳律师张燕)
特别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