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阅读化工大王徐冠巨如何续写传化集

白癜风好治疗么 http://m.39.net/pf/bdfyy/

▊年,徐家小儿子徐冠巨,突然染上了可怕的血液病。两个月就欠下2万多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为了还债,父亲徐传化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决定做生意。徐传化借来了元,用一口大缸、一口铁锅和几只水桶,再加上一位星期日工程师做指导,办起了生产液体皂的家庭小作坊。

之后,这家企业不仅奇迹般地壮大了,徐冠巨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90年代起,与父亲一样具有经营才能的徐冠巨通过对化工知识的自学研究,开始接手公司。看着当年父亲为了给自己治病而创办的传化公司,同样具有冒险精神和野心的徐冠巨陷入了沉思:前面的荣耀更多地属于父亲,如何为这家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企业续写新的传奇?

与很多民营企业不同的是,传化一直采用宽厚待人的企业策略来治理企业,同时还不停地向地方作出很多捐助。这造成了传化在浙江省内有着很好的声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传化在残酷的日化和化工行业竞争中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冠巨被人称为“唐僧”。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事情是:当浙江省慈善协会急缺资金的时候,省委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传化,而接到省领导电话的徐冠巨一出手就是五十万元。

但从做企业的角度看,徐冠巨自己也清楚这并不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主流之道。著名策划人王志纲曾说过:中国老板应该有狼性。而传化的宽厚之道正好反其道行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志纲的预言看起来在传化是得到应验。在残酷的竞争之下,传化失去了日化行业的一线企业地位,而它的化工产品则因为徐冠巨要求传化在环保方面领先也受到巨大制约。所以虽然由徐冠巨个人担任省政协副主席和省工商联主席的职位,成为企业家担任政府高官的试点,但传化却在群雄并起的浙江民企中显得籍籍无名。

不过仁者自有仁者之道。几年之后,徐冠巨当初为传化布下的棋子到今天已经开始显山露水。传化的一位高管说:“对于现在销售额73亿的传化来说,未来已经不是销售百亿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过千亿的问题。”

年传化并购了化工上游企业新安化工,把自己企业的主要原料——有机硅纳入自己控制的范围,当时传化付出了巨大代价,已经成为浙江省级官员的徐冠巨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来影响这宗并购案。传化集团除了付出2.4亿的巨资外,还在上市公司股改时付出了10送4.5股的高额配送。这样的配送结果使很多人都觉得传化吃了亏,但这实际上却符合徐冠巨宽厚的本色。事后徐冠巨曾被问及是否后悔,得到的回答是:“传化绝不后悔做过的事情。”

并购上游企业是容易被人理解的。由于原料涨价,把上游产业纳入自己的控制,无疑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把企业做成从原料到产品的一条龙,进而使人力资源成为唯一的变量因素,这已经是民营企业中的优秀者才能看到的应对之道。在跨国公司流行外包的时候,中国的民营企业反其道而行之,正是发挥中国人力便宜的最大优势。

但传化的优秀,还不仅在此。同样在年,徐冠巨领先提出了自创的“第四方物流”概念。他把需求企业作为第一方、运输企业作为第二方、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而传化则成为第四方。在传化自建的近一平方公里的物流基地里,聚集着上百家物流企业。这个传化物流的模式是:利用互联网,以需求企业和基地内的物流企业所拥有的物流信息作为资源,无偿提供给到达基地的运输车或者与物流基地关联的运输企业,以提供服务来收取传化的收益。

看起来很难理解的第四方物流其实只要用一个案例就可以说明:在家电领域小有名气的德意电器在成为传化物流的客户之后,取消了自己的车队,公司的供销部门设立了直通传化物流基地的计算机平台。德意电器要车的信息会随时反映在传化物流基地的大平台上,大批从杭州回程的空车就成为德意电器随叫随到的运输部门。到了年底,德意的老总一算账,成为传化的客户为他省了五百万元。

传化物流的威力,其实更在于其复制。如果复制到全国,那么传化的这张运输信息网络,就是运输上的互联网。运用信息的优势,传化甚至可以指挥全中国的车辆。传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复制过程,传化物流的第二个基地在苏州已开始建设,更有不少地方政府在邀请传化实施第三个、第四个基地。

如果说物流基地是传化近期的话,那么徐冠巨为传化播下的农业基地则是远期的未来。传化投资四亿的农业基地,直到年才产生了39万元的效益。但徐冠巨却对此非常满意。

农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传统产业,却绝不是一个优势产业。传化为这个产业投入巨额资金,除了徐冠巨一家都是农民出身,对农业有着天然情结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看上了其中的工厂化效益。传化农业的效益要点在于工厂化,他们把像育苗、早期培育等单个农民在生产中最为耗时耗力的程序纳入自己生产范畴,用工业化的手段来达到规模化生产。传化把其他企业无法做到的农业产业化做到了实处,使自己成为华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农业种苗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而达到了垄断的目的。低成本和综合效应的运作使传化在农业上的优势在未来将进一步锋芒毕露,也难怪徐冠巨对农业产业长达四年的投入神闲气定。

徐冠巨其人

徐冠巨,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年6月参加工作。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

年10月,徐冠巨与父亲徐传化一起创办传化企业,坚持以“人格、品德、智慧、意志”为素质修炼标准,以社会责任感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先后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省经营管理大师、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等荣誉。

经过22年的发展,徐冠巨所领导的传化集团已成为一个业务覆盖化工、物流、农业和投资的大型集团公司,公司被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中国百强化工企业、浙江省“九五”期间“五个一批”重点扶持企业、浙江省最佳效益和最大工业企业、浙江省技术进步优秀企业。“传化”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自年起,徐冠巨先后担任萧山市政协委员、萧山市政协副主席、杭州市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任浙江省工商联合会会长的徐冠巨被认为是浙商的代表人物,年当选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后被媒体誉为“民企高官第一人”。同年1月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24岁时,徐冠巨被医生告知得了溶血性贫血,可能活不过34岁。47岁时,他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旗下还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成为民营企业家的代言人之一。

“传化集团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创办的事业,而且是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我的价值所在。”徐冠巨说,对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家而言,改革开放意味着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但对于他还意味着生命的重生。创办企业,不仅解决了他看病的资金,同时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徐冠巨对待自己的人生,印证了现在的成功流行语:“不抛弃、不放弃。”奇迹般地战胜病魔,坦然面对创业的坎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这是一个真正靠自己双手和意志改变人生的鲜活个例,正如他自己所说:勤奋、毅力和智慧,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我是死过一次的人,所以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我想做的事情。”徐冠巨这样说。

青年时因患溶血性贫血,被医生断定“休养得好大概可以活10年”的徐冠巨,不仅活过了20年,而且取得了让人艳羡的成就。徐冠巨说:“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如果再来一次,我觉得还是经历点曲折对人的成长大有好处。”

年,徐冠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浙江农村家庭,浙江这块热土孕育了大量成功的商人,徐冠巨的父亲徐传化,就是千万个具备商业头脑的浙江普通农民之一。

徐冠巨曾公开表示,自己最崇拜的人是自己的父亲。“我从小就喜欢跟在我父亲后面转,看他在外面和人交流,做些小生意。”徐冠巨说。“在‘文革’期间最苦的时候,邻居家有的吃不上大米,但我们家总能吃上大米。相对来讲,我父亲的努力,让我们家比同类家庭都要好一些。”

在徐冠巨的心中,徐传化是个典型的浙江农民,勤劳、乐观且富于韧性,对徐冠巨影响最大的,是徐传化“敢吃头口水”的性格。

“敢吃头口水”是萧山话,意思就是思想灵活,敢于追求新事物。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徐传化敏锐地发现了浙江苗木的种植机会,当时由于害怕风险,很多农村家庭不敢贸然进入,但徐传化带着小儿子徐冠巨,先后种植了黄杨、龙柏,并借了当时视为“巨款”的元进行大面积种植。在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怀疑中,徐传化“敢吃头口水”的性格为他取得了成功。由于提前进入市场,徐家的苗木卖出了好价钱,并较大程度规避了随后的大规模跌价风险。

长期跟随父亲徐传化成长,让徐冠巨和徐传化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搭档,同时,徐冠巨的商业启蒙课也均是来自于父亲。

除了源自父亲的商业头脑外,勤奋加上好学不辍,也让徐冠巨这个高中毕业生,做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年,徐冠巨参加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次考试,可惜连续两次均名落孙山。年,正在准备第三次高考的徐冠巨,同时参加了当时还是乡镇企业的万向节厂招工考试,人中最终录取了49个,19岁的徐冠巨正是其中之一,并从此进入万向担任会计。

年,一场可怕的疾病降临到了年仅24岁的浙江萧山农村青年徐冠巨身上,他患上了一种在血液病中难以治疗的重病——溶血性贫血。徐冠巨被医生断定“休养得好大概可以活1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也改变了徐冠巨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身患重病,最终世界上可能多了一个好学的“徐会计”,少了一个化工大王。

“当时,由于较早进行苗木栽培和种植,我们家在萧山当地的农村是比较富裕的。”徐冠巨说。徐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了“万元户”,在年之前,徐家花7万元盖的楼房是3层的,每层6间,这在当时的萧山农村,是不折不扣的“豪宅”。

“那时肉才九毛钱一斤,万元户已经被视为富裕的象征,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块钱而已。”徐冠巨回忆说,当时可谓祸不单行,就在同一年,由于供应过剩引发了苗木价格暴跌,徐家的苗木开始卖不出去,而父亲徐传化工作的磷肥厂也倒闭了,父亲只能退休拿着50块钱一个月的退休工资,这也断绝了徐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到了年底,为了给徐冠巨看病,徐家已经欠债2.6万元。同时,由于生病,原来在鲁冠球的万向节厂当会计的徐冠巨只能回家静养。“这意味着,两万六的欠债可能一辈子也还不起了。”在生存的压力下,徐传化在和徐冠巨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创办企业摆脱家庭的经济困境,也为儿子徐冠巨继续治病筹集资金。但那时的背景是,国家刚刚开始允许个人开办商店,个人开办企业,可以说是“敢为天下先”的举动。

不过,摆在当时已经51岁的徐传化和生病的毛头小伙子徐冠巨面前的问题是,家里已经债台高筑,创业资金要从哪里来呢?

这时,浙江人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关键作用,徐传化用较低的资金,买下了倒闭的磷肥厂和用来铺路的部分磷肥,自己把这些磷肥经过加工后再出售,同时从亲戚朋友家借钱,总共凑齐了元的启动资金。

“就是这元,也东拼西凑地借了十几家。”徐冠巨语气带唏嘘地说。即便如此,元的启动资金,也无法创办一家像样的企业啊。正好,这时徐传化的一个朋友建议,做液体皂不需要太多资金,只需要采购原料的钱,还有一口反应锅。徐家听从了这个朋友的建议。

就这样,年底,传化集团的前身——徐家简陋的家庭作坊正式开业。一口自家的水缸和从生产队借来的一口大铁锅成了创业的全部设备。没有反应锅就用水缸和铁锅,没有锅炉就用几块砖头搭炉灶烧,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力搅拌。

不可否认,徐冠巨是不幸的,溶血性贫血几乎将他逼入绝境,但徐冠巨也是幸运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短缺,使他们忐忑不安进入的液体皂市场,没有遭遇太大的市场竞争。

年12月,徐家的第一桶液体皂出炉了,当时一桶液体皂的成本是8元,售价14元,每桶可以获得6元的净利润,走家串户一天能卖10到20桶,也就是一天可以赚60到元。徐家父子的分工是,徐冠巨主内、徐传化主外。

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在家养病、当过会计的徐冠巨负责财务、电话联络买家以及和工商等政府主管部门联络等工作,徐传化则负责销售。刚开始徐家是夜里生产、白天销售,做一缸卖一缸。但很快液体皂的走俏就让他们的货供不应求了,到了第二年,通过和萧山多个供销社网点达成合作,液体皂的销售额达到了33万元,利润3万多元,还清了所有欠债并支付医药费后,还剩余一万多元。至此,徐家开始走出绝境,重病青年徐冠巨也开始乐观起来。

虽然“徐氏作坊”的经济效益不错,但因为没有技术,徐家人常常有种挫败感。当时作坊里的技术活主要依赖从外面请来的“星期日工程师”。每次在液体皂的工序快完成时,“星期日工程师”就会拿出一包粉末倒入配料中,液体皂就会变得黏稠;但是没有这包粉末,液体皂就会又清又稀,无法出售。但出于“商业机密”,“星期日工程师”一直拒绝告诉徐冠巨粉末是什么东西。受制于人的徐传化开始到处寻觅答案,这时一个同行提出元出售这个“商业机密”,最终,徐家以全部家当元买下了这个秘密。该同行告诉徐传化,这个高深莫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徐家天天都要用的、再普通不过的一勺食盐。元买了一勺盐,让徐家父子痛感挫折,被父亲骂“花钱供你们读书有什么用”的徐冠巨,开始刻苦自学化学知识,研究配方。自此以后,徐冠巨就成了自家企业的研发经理兼唯一的研发人员,许多液体皂的配方都由徐冠巨调制。

在生产出液体皂后,徐传化在偶然中获悉,纺织印染厂需要一种去油污的洗涤助剂,用来去掉印染坯布上的污渍,这种洗涤助剂的基本原料和液体皂比较相似。这时候徐冠巨的哥哥已经辞职回家负责财务,从财务领域脱身的徐冠巨则通过自学研究化工,成为了自家企业的第一个“工程师”。通过不断的实验,徐冠巨造出了两种洗涤助剂——和,并分别卖出了两吨和一吨给一家印染厂,这也使徐家的家庭作坊,第一次可以和企业“做生意”。

不过,由于技术水平导致的去污能力差,年,国内去污能力强的印染洗涤助剂市场几乎完全由外资企业占据。徐传化和徐冠巨决定开发去污能力强的洗涤助剂,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

必须打造“拳头产品”的现状和受“元买一勺盐”的激励,使徐冠巨下了狠心。年,经过多次实验,徐冠巨发明了“特效去油灵”。年,“”通过杭州省级鉴定;年,“”获得了北京国际发明与专利展览会金奖,并在随后几年内连续获得11个国家级和省级发明或产品奖。一位化工权威感叹地说:

“没想到这东西被一个高中生搞成了。”“至今为止还没有能明显超越‘’的同类产品。”徐冠巨说。“元买一勺盐”事件同时也坚定了徐冠巨引入技术人才的决心,从年开始,徐冠巨就开始引入大学生和社会人才,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企业家的资本积累有原罪,但我可以说,传化从创业就是逐步积累过来的,从一桶液体皂到今天的化工上市公司,都是一年一年的积累,没有投机取巧。”徐冠巨说。液体皂给徐家带来了第一桶金,也解决了徐冠巨的医疗费问题。由于心情乐观,原来被认为很难治愈的徐冠巨的病情大有起色。而真正让传化从液体皂行业转入化工领域的,就是受到“元买一勺盐”激励而发明的“特效去油灵”。当时,特效去油灵填补了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元/吨的低价,也使第一笔订单就达到了10万吨。“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凭借这一“拳头产品”的销售热潮及不断增资扩产,年,传化的销售收入达到了万元。随后的几年直线上升,年达到万元,年万,年万元。

伴随着业绩的飞速飙升,徐冠巨的病情也奇迹般好转了。“我这个病是3分药治,7分心治。”徐冠巨说,在度过病情初期的心情低落后,徐冠巨全身心投入到传化企业的经营中,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他的身体却开始健康起来。对于没有特效药的溶血性贫血,徐冠巨长期只能依赖服用激素控制病情,但从年到年,他的激素用量越来越少,最后竟彻底痊愈了。

从政的老板

年7月11日,徐冠巨在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会长。5年前徐冠巨就已担任这个职务。年,徐冠巨还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尽管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担任副省级高官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qdingjunhui.com/dfwwh/5124.html


当前时间: